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87116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5
《企业的创新管理与专利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的创新管理与专利管理摘要:创新活动与专利活动是两个相关却又不能等同的概念。过去人们常常将专利申请量或授权量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程度的绝对标准。然而,事实上创新活动和专利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本文分析了创新与专利的内在动因,以及影响企业专利申请决策的因素,进而提出企业实施创新管理和专利管理的建议。关键词:创新活动专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一、导言创新活动与专利活动是两个相关却又不能等同的概念。过去人们常常将专利申请量或授权量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程度的绝对标准。然而,事实上创新活动和专利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其本质原因是因为创新活动和专利活
2、动的内在动因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时应当针对创新活动和专利活动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但同时又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二、创新活动与专利表现的非线性关系专利申请量或授权量不能作为衡量创新强度的标准是因为创新活动和专利活动本身具有的差异。(一)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技术创新的产生归根结底起源于生产技术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对原有技术系统的要素、作用方式进行调整,获取具有新功能的技术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谋取利益。其中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3、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自身的发展的直接表现是实现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需采用高技术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达到企业获取更高利润的目的。因此,对利润的追求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2.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建立竞争机制,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可以细化为用户的需求,然而目前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拥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且用户的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性的特征。企业需要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建立以客户
4、实际需求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缩短产品开发周,减少开发成本,集中研发资源,提高产品竞争能力。3.技术进步的内在的惯性机制的自发作用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技术的发展受其内在的惯性机制的自发作用的影响。技术在落后的情况下,与当时的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因此技术相对于生产力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由于科学水平和外界环境的限制,技术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创新。技术系统的内在惯性机制会自发的产生一种动力,科技进步的内在的惯性机制推动着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进程。(二)专利申请的内在动因专利制度是政府为提高创新激励,鼓励公开技术成果,
5、防止重复开发而创设的一项制度。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契约,以赋予垄断性权利为对价,换取发明人公开其发明的实质内容。专利对于企业而言意义重大,企业申请专利的内在动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创新回报的专有性程度技术创新需要资源投入,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此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商业化获取利润。如果企业拥有排他性的商业化特权,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模仿,那么其收益将是最为可观的。而专利制度恰恰能够保证专利权人对专利技术的垄断性权利,从而保证创新回报的专有性程度,因而这是企业申请专利保护的一大动因。2.提高专业化程度,吸引合作伙伴由于专
6、利拥有量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标准,同时专利又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无形资产,因而也是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标,因此拥有更多的专利将提升企业的形象,吸引更多包括员工、同业竞争者、投资者在内的合作伙伴。这一情况在技术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比如生物工程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等尤为突出。企业可能在这一需求的促使下开展专利活动。3.抑制竞争对手从专利权的特性——排他性就可以看出,专利权并不是保证发明人实施技术合法性的权利,而是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技术的权利。因此通过专利达到限制竞争对手实施某项关键技术往往是企业专利战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通过多项专
7、利组合的确立,可以实现专利包围,限制竞争对手对其拥有的关键技术的使用。如果得当运用专利战略,实现专利封锁,甚至可以将竞争对手逐出相关行业。三、专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非所有技术创新成果都会转化为专利,除了受限于技术成果本身不能满足专利三性要求外,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的战略考虑。本文从国外学者的调研中总结出影响公司专利申请决策的因素。(一)传统意义上的因素1.企业规模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更倾向于专利保护。因为它们通常缺乏产品的制造能力以及市场销售网络,能使其通过产品的销售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因此,它们会选择申请专利
8、以获得喘息的机会,进而加强制造和销售能力。相比之下,那些大公司就不那么看重专利,因为它们可以利用其市场能力创造一种竞争优势,并且巨大的市场能使它们从方法创新中获得回报。而也有学者认为大企业更倾向于专利保护,因为中小企业受限于研发资金,其创新成果的含金量可能无法达到专利保护的标准,此外中小企业也可能因难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