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18456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4
《比教学,访万家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有感中英文学校王晓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了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因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师资。鉴于此,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中英文学校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帷幕。“课内比教学“活动,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课内比武,人人讲课、人人听课。“课外访万家”活动则是学校领导、教师逢周末、节假日走出校园,走访每一个学生,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
2、让家长、学生与老师和学校之间架起和谐沟通的桥梁,以便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全省拉开序幕后,我校在校领导的指挥下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经过系列的活动之后,我有以下三点感受:一、学校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我校所有参加“比教学”的教师们聚在一起潜心研究,同课异构,自我反思,沟通交流,用心备好每节课,使每节课都真切朴实而富有成效。每一位参加听课的老师都能汲取其他教师的优点,每一位授课的教师也能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找出自己教学的失误和缺陷。这样一来,大家就共同进步,
3、共同成长了,学校的总体教学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了。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师们认真备课,让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角,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课堂上成立学习小组,把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融洽了,学生也变的更加大胆主动了。老师讲得少了,但讲得精彩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了,学生参与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三、师生的关系更融洽了。通过“比教学”,教师由演员转型为导演,课堂中老师如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了更
4、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堂交给了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锻炼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的进入课堂学习之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爱上了课堂,那么与老师的关系就亲近了,师生关系从而也就更加融洽了。伴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在我校展开了。学校给每一位教师发放《家访手记》,并逐项提出具体要求。家访前,学校让我们教师先从学生口中摸清家庭情况,设计“因家施访”方案;家访中,要求我们教师态度谦和,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家访后,填写《家访手记》,梳理情况,反馈交流。作为班
5、主任的我,通过此次“访万家”活动,受益匪浅。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两点: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我校七百多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就拿我们班来说吧,37名学生中有16人为留守儿童,他们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
6、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二、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
7、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通过家访中与家长的交流,我看出有很多家长对学生寄托了他们的全部希望,但似乎方法不得当。因为他们只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习惯。针对此,我认为,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要经常举行“家长学习交流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不是培养“考试的机器”。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校了解孩子掌握知识多少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考察孩子的唯一方法,有的即使分数有差距,但不代表孩子没有掌握知识,而实际上是因为有些孩子考试时发挥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做为家长与老师都
8、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不仅如此,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失误的原因。要让家长意识到分数绝对不是评价学生将来是不是成材的唯一标准,而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却能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最大的收获,同时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最有效率的开展。通过参加“课内比教学、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