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doc

大气压强说课稿.doc

ID:57915975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大气压强说课稿.doc_第1页
大气压强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压强说课稿说课人:高建霞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大气压强》第一课。说课内容是: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整个第八章的内容来看,前两节中学生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本节内容同样具有和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特点,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同时,它也比前两节内容更加抽象,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更高。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甚至在高中阶段研究气体的性质时,学生还要用到这部分的内容。所以,本节

2、内容在整个中学物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教学目标:⑴通过实验事实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⑵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⑶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教材重点和难点及处理方法: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处理方法: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它的困难在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处理方法:借助于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和假想“液片”法分析。二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通过演示“集气瓶吃鸡蛋”实验,问同学们想知道实验中鸡蛋为什么被集

3、气瓶吃下去的原因吗?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新课情景中。不仅使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而且也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2.科学探究:⑴什么是大气压强: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并且也受重力作用,那么是否也象液体一样在它的内部也存在压强呢?设疑。再演示两个实验①“覆杯实验”②“倔强的小试管”并分析现象的原因。这样会使学生毫无疑义的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也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压来自四面八方。也就是说,一个在空气中的物体,它的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压强。也就给出大气压强的定义:在大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个压强

4、就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覆杯实验”也为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做铺垫,降低难度。在此给学生提供操作、尝试、合作的机会。给每小组器材:吸盘、大号注射器,钩码,讨论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给同学们展示。提供成功的机会,及时表扬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再举出生活中应用大气压强的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到生活。)⑵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通过和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类比得出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气体也受重力作用,并且也具有流动性。所以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科学家们刚提出大气内部

5、存在压强时,人们都想不通,那为什么没有把我们人压瘪?没有把房屋压塌呢?著名的马的堡半球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演示马的堡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强的确很大,提出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如何测量呢?(由此引出托里拆利实验。)⑶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①说明:由于水银蒸汽有毒,因此无法在课堂上演示,我们就借助于课件共同来看一下实验过程。②实验叙述:在长约1m,一端封口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然后堵住管口,把管口倒置在水银槽中,松开管口,管内水银就会下降,当管内水银柱降到某一高度,就不在下降,经测量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6、76cm.问开始管内水银柱为什么要下降,而后来水银柱为什么又不在下降?引导分析:Ⅰ.原来水银管内装满水银,排出了空气,随着水银柱的下降,玻璃管上方为真空,对水银柱压强为0,管外水银槽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也就是说,此时大气压强的数值就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Ⅱ.还可以用假想“液片”的方法来分析:(画图分析)在玻璃管内与水银槽面相平出取一液片,当液体静止时,液片上下两面受到的压力相等,作用在同一面上,压强也相等,管内向下是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向上是水银槽面上的大气产生

7、的压强,所以,大气压强就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③改变实验条件:倾斜玻璃管,上提玻璃管,改变管的粗细等猜想现象,演示课件。④可见玻璃管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及玻璃管的粗细均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根据公式p=gh可知水银柱的高度只取决于当时的大气压值。大气压强的数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760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叫做1标准大气压,即1标准大气压=760汞柱(此值是在海平面上所测)请学生根据实验测得数据动笔算算,1标准大气压到底有多大?(结果是1.01×10Pa)其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1×10牛相当于质

8、量为50千克的人站在手掌上产生的压强。(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强非常大)3思维拓展: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观察到的大气压强现象,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用大气强知识解释常见的大气压强现象。由以下2个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①我们置身于大气的海洋中,既然大气压强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