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

ID:57903902

大小:8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3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_第1页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_第2页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_第3页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_第4页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课评课与反思(马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听课评课与反思(讲座提纲)宁夏教育厅教研室马兰听课评课能力是教研员、学校主管领导、骨干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是一项基本功,是衡量其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听课评课是教研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和手段。听课评课具有以下功能:1、教研科研功能2、激励发展功能3、教学诊断功能4、沟通协调功能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不断成熟、走向专业化的良好途径。听课评课与反思都是校本教研的有效措施和便捷方式。一、关于听课(一)什么是听课听课是学校领导、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口身的感官及有关

2、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屮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教学工作、教研工作、教学评价工作);听课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听课不是H的,听课是一种手段或途径。(二)听课的基本特点FI的性、主观性、选择性、指导性、理论性、情境性。(三)听课的目的和作用听课是教研工作的眼睛和耳朵,是实现沟通(教师之间、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教学研究者与教师)的桥梁和媒介。听课的H的和作用是: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学习);发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研究);了解、掌握教学状况(评价)。(四)听课的要求1

3、、要明确听课的Fl的、计划和要求;2、有的放矢,充分准备;3、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4、要伸壯也学习教育教沆理论,了解有关7科W改信息;5、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6、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1)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主要记: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1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学生人数、执教者、课题、课型、课时、研究专题。②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板书要点、师生的活动情况。③教学效果。④值得思考的要点。⑤对这堂课(或片断)的简要分析。评析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简评,二是总评。主要思考:%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方

4、法是否合理、有效、有特点等,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1对教帅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1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1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惑等。%1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口常课堂教学屮,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1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2)听、记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屮在听和思考上。(3)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

5、4)要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7.要积极参与评课活动二、关于评课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评课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z—,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不仅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制定简约可行的评价标准或评价方案,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科学化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进-•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评课要有标准,要找准分析的角度。课堂教学分析方法1、从教学H标上分析教学H标是教学的出发点

6、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H标制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教学H标能否达成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评析评析教师一节课吋,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看教学思路设计(2)看课堂结构安排*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问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问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吋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吋间搭配是否合理等。★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占用时间过多,看是否与教学H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

7、占用吋间过多,学生活动吋间过少现象。*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吋间太少等现象。*计算优差生活动吋间。看优屮差生活动吋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彖。*计算非教学吋间,看教师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的,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吋间的现象。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