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

ID:5785933

大小:1.5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4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_第1页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_第2页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_第3页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_第4页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男女大不同』谈媒体的性别刻板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男女大不同』談媒體的性別刻板印象政大廣電系副教授吳翠珍我們曾經問過一群青少年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覺得哪種男生和女生大家比較會喜歡呢?請舉個人物作代表』,結果大多數的青少年舉出了電視明星、偶像歌手、電影明星和漫畫人物,做為他們心目中受歡迎的好男好女代表。我們再細問『這些人物他有什麼特色,為什麼你會喜歡呢?』,而得到的多數回答是女生看中的是長頭髮,可愛、漂亮、溫柔,唱歌好聽或是戲演的好;男生要長的很帥很酷,勇敢或很有禮貌,感覺很努力的人。青少年的回答看似平常,其實透露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議題。第一,青少年所認為的男女典範人物大多是媒體或者流

2、行文化中的知名人物;第二,他們對這些人物的評價,大致可歸類為男帥氣英勇,女溫柔美麗。媒體是青少年性別社會化過程中重要的資訊和觀察媒介,研究證實人們長期接觸媒體造成的「媒體真實」會取代了他們的真實社會經驗,導致「媒體世界觀」的形成,因此,青少年的性別態度的確會受到媒體形塑的性別態度影響。許多研究更證實,媒體常慣性地強化傳統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尤其像新聞、廣告、卡通、戲劇及流行文化等呈現的兩性特質與角色關係,常是男女不平等,甚至出現性暴力情節這類扭曲的價值觀,令人冷汗直流。媒體為什麼會停留在複製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媒體與流行文化工業是如何運

3、作的?哪些性別迷思是媒體長期形塑的性別刻板印象呢?總之,教導青少年如何透過思辨性的閱聽策略,去解讀媒體訊息中再現的性別刻板印象及不平等的性別權力,就是希望幫助青少年免除性別刻板印象所帶來性別歧視和自我的發展限制,進而建構平等的性別文化,也讓青少年瞭解人類社會的多元性與尊重個體的差異性,這是民主社會能更進步的重要關鍵。性別角色社會化與性別刻板印象市面上曾經出現過一本以『男性來自火星,女性來自金星』的暢銷書,描述男陽剛、女陰柔的兩性分野,並以男女之間有著不同的文化可能是來自不同的星球而有不同的語言和行為,但是,與其用這些想像性的觀點,不如

4、就來仔細瞧瞧人們的生活。雖然時代變遷,兩性地位也比過去平等,而人們對男孩和女孩的撫養過程中,仍存在的不同的態度,比如出生時的嬰兒性別決定穿著的衣服顏色,款式和玩具,若有反例,他人就會錯認嬰兒的性別。這就是一般社會對男女行為的一種評價和定義,也就是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定義。了解性別角色的扮演是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化過程中極重要的一環,青少年主要從父母和老師身上或密集地親身體驗中學習男女兩性二分的觀念和性別態度,並從玩具,衣物,職業,嗜好,家務分工和行為中找出適合兩性的行為,當然這種態度的重要性將強烈影響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和他們如何思考這個

5、世界,以及如何詮釋和記憶他們所看到的東西。青少年在親身接觸不足的情況下,常常透過媒介如電視來了解與學習社會中男女角色的行為規範。有些研究顯示看電視越多的青少年對兩性的角色模式和性別態度反而最易刻板化,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台灣地區青少年每週大約看25小時的電視,他們在電視或其他媒體中觀察到哪些最普及的性別角色規範,與最常呈現的性別角色模式,是否真的如我們所處社會真實現象的表徵,其實是十分值得重視的課題。性別刻板印象(genderstereotype)就是對男女角色有著僵化、過度簡化或是類化的信念或假設,和所有刻板印象一樣,忽略個別差

6、異,最常見就是以二分法為依歸,賦予男女各自有不同的性格、態度和生活方式、職業等,而這些概括化的特徵其實是一種文化產物,普遍存在於社會中,也就形成『意識型態』一種帶有扭曲意涵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覺知,以簡化特徵來區分男女兩性,一切以性別為分野的標準。如一般人認為男性具有工具性特質,堅強、獨立、大膽、冒險、理性,適合從事競爭工作。女人具備情感性表達特質,溫柔、體貼、膽小、感性、脆弱、母性,適合從事家庭內照顧幼兒、料理家務等工作。媒介透過人為『選擇性再現』的過程,建構了人們對社會真實的認知,我們也明白青少年長期看電視會造成了「電視真實」取代

7、了他們的社會經驗,導致「電視世界觀」的形成。不過除了看到什麼之外,我們更應該思考在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再現時,他的背後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尤其當女性佔人口比例的50%,但媒體內容對女性的多元再現卻甚為不足。國內外研究發現許多媒介反映了社會的主流價值,所採用的符號根本未能呈現女性真實與多元的面貌,反而多是一些刻板印象,這些媒介所再現的刻板形象相當侷限,並且危及女性發展出完整人格和成為有價值的社會成員。當媒介內容所呈現的女性幾乎多半是傳統所認定的年輕貌美,並且受制於她們的先生、父親、兒子、老闆與其他男性,女性的特質就會是被動、消極、優柔寡斷,

8、溫馴順從,依賴與無能力等等。甚至連色情暴力作品也不斷物化女性,變成性暴力的對象和目標。現在我們就一同來檢視不同媒體當中再現兩性角色的行為與特質,以及所隱含的社會迷思。(一)戲劇根據年行政院主計處2000年調查顯示,台灣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