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的教学策略.doc

浅谈科学课的教学策略.doc

ID:57831045

大小:26.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31

浅谈科学课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浅谈科学课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科学课的教学策略一、设置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疑是思维之源,是探究的起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时,教师在讲台上摆着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物体等,让学生猜想,这样学生显而易见就能比较出来哪个物体中的水多,哪个物体里的水少。进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而形状迥异的物体,让学生猜想哪个里面的水多,哪个里面的水少?这时,学生的认知与原

2、认知产生了冲突,问题也就一触即发了,学生提出了许多的猜想:“A里面的水多?”、“B里面的水多?”、“A、B两个里面的水一样多”……在老师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时,学生兴趣浓厚。二、利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对科学的探究,在探究中体现了对科学的认识过程。做一个潜望镜或万花筒时,用泥巴、塑料瓶、易拉罐等从身边自己搜集的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模型,通过活动达成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三、尊重学生自我探究,形成自身素养  学生科学知识、技能与能力,他们的科学精神,要在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尊重他

3、们的个性与特长,促进其自主发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情趣和志向,丰富和积累科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表述、操作的能力,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敢于攀登的意志和品格例如:教学《放大镜下的晶体》,事前已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这种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我想这样的课堂,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体验,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在活动中,要

4、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倒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提炼出学习的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5、参内中心学校:黄成火2013年3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