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27162
大小:1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莫让消费成为浪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莫让“消费”成为“浪费”永安六中初三(14)班詹艺指导教师陈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学经济”这一新名词在莘莘学子周围也逐渐风靡开来。每逢开学之际,各大商场的文具用品专柜、数码产品区都被前来选购的家长和学生抢之一空。而据商场人员反映,铅笔、橡皮、文具盒这些“开学老三样”早已落伍,PSP、高档手机、便携电视等“新三样”才是现在很多学生开学前的追求目标。看着这些调查报告我不禁思考:这究竟是“开学消费”还是“开学浪费”?其实在我们的周围,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班上某同学穿的名牌运动鞋,谁的手里拿着的新
2、出的苹果手机,甚至于前来接送的豪车,都成了吸引学生眼球的一大“风景线”。家庭条件的优越感在越来越多的富二代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消费攀比”的心理。一、中学生消费攀比现象调查情况为了解我校中学生消费攀比情况,我们思想品德学科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对本校150名学生就“消费攀比”现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问卷制作的分析图表和调查结论:1.中学生消费抽样调查数据问题1:面对周围同学穿的名牌,您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项目对象不羡慕有点羡慕很羡慕,并
3、希望父母给自己买觉得自己的比他们好初一(50名)14人14人17人5人初二(50名)6人16人25人3人初三(50名)8人9人27人6人据以上调查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更偏向于第三种答案,也就是“很羡慕,并希望父母给自己买”,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观念也更加影响着学生的心理。问题2:您每月的零花钱支出情况是怎样的?从以上条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出,高年段的同学从父母那获取的零花钱数目及平时消费支出普遍较高。针对初三年段出现的这一问题,我们又对50名初三学生进行了如下方面的调查:问题3:初三学生的消
4、费情况是怎样的?(1)您在购买商品时注重商品的哪些方面?从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消费时更注重商品的品牌和外观,对于商品是否价廉不是特别关注。(2)您自己大概有多少名牌的服饰?A基本没有B5件以内C5—10件D大于10件部分同学对于名牌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过于追求,是很好的表现。部分同学的名牌服饰比较多,存在过度消费现象。(3)在您看来,名牌服饰一般要多少钱?(单位:元)A100—300B300—500C500—700D大于700多数同学对品牌的关注度较高,对名牌价格高有一定认知。(4)您的家长对您买名牌商
5、品的看法如何?A支持你买B无所谓,想要就给你买C不赞成你买D我不买名牌商品从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家长会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没有引导孩子要适度消费。(5)如果家长不同意您买这些名牌商品,您会怎样?A不买就算了,反正无所谓B和他们商量,说服他们C坚持要买部分同学没有考虑家长的意见,而盲目去追求名牌,过度消费。2.中学生消费抽样调查结论根据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生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大部分学生消费购买产品是学习上的需求,但也不乏因为攀比心理而大量购买食品和衣
6、物的学生,部分学生在消费时注重商品的品牌和外观,对于商品是否价廉不是特别关注。我们在研究初三学生高消费问题中,发现同学往往借助家长来完成高消费购买活动,例如单价较高的商品:名牌衣物、自行车、手机等,中学生在这种消费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主导性的。青少年炫耀性消费现象的出现及流行将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认为“消费攀比”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甚至于社会风气的好坏。二、中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成因和危害“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那么,这种攀比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是学生自身
7、思想的偏差造成的。一些学生过分的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和光彩,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导致产生了例如从众心理、摆阔心理、攀比心理、享乐心理等一系列的不健康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会因此有所下滑,更会造成一种心灵上的自尊的扭曲,无法真正适应到社会中来。其次,家庭环境也是一大因素。家长的溺爱,是造成孩子形成消费攀比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家长过分的纵容,才使孩子养成了任性,懒惰,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将自己的自卑心理通过过量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方式宣泄出来,一旦这种观念在孩子的思维里根深蒂固,那
8、么无论对其今后的发展,还是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都生活在学校、社会中,自然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同学之间的互相比较常常会拉开彼此的距离,也更促进了攀比心理的滋生和渐长。时下的校园“攀比斗富”成风,“名牌”也逐渐成为了学生对他人评价的标志。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人的危害很大,而且也极易败坏社会风气。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消费攀比方式,会沿着由高收入家庭向其它家庭、由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