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14319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谈【摘要】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顺利成才、服务社会的基础。高职院校做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问题更应高度重视,及时掌握当代职业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开展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提高学
2、生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ZC1211002大学三年中,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更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学到应用于今后工作的专业知识,更应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学校、家庭还是对社会都将是一件非常有益、非常重要的事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
3、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1、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特点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突出的时期,现实中面临生活、学习和人际交流等方面困难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适应能力、学习压力、恋爱受挫、就业困难等多方面。有的学生由于一直学习压力较大,对大学轻松的生活环境充满期待,希望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管教和紧张的学习,过所谓的“独立生活”,但是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一些学生没住过校,从未体验过集体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出现想家、想父母、想高中同学、朋友等现象;另外一些学生觉得所读学校的环
4、境、条件设施等和其期望的存在较大出入时,导致产生失落、不满情绪,严重的甚至会有退学的念头。这些问题都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校园集体生活,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的学习生活。大学人际关系要比高中复杂得多,大学生缺乏处世经验,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展现自己的才能;渴望为班集体建设出力,成为班干部;渴望友谊,找到知心朋友;但是不能很好地与性格迥异的同学相处,同学间为一些琐事出现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和化解,导致出现冷漠、敌视、猜忌等现象,使他们产生情绪压抑和焦虑感。由于髙
5、考报名、录取等原因造成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便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整天以玩游戏度日,精神空虚、情绪无常,经常旷课,这种现象不仅会给自己的前途造成不良后果,而且还会对周围同学产生消极的影响。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有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来源,经济负担过重,怕受到同学的歧视,也会给这些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常常处于忧虑之中。比如出现难以适应校园新环境、学习困难、挂科过多、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经济贫困等现象。此外,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
6、恋爱的关系也是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校期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1)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学生在面对现实和期望的巨大落差时,心理不能承受压力,容易产生不健康的情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舒缓情绪,保持平和心情,化解心理矛盾。(2)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潜能,修正学生的心理和
7、行为偏差,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高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有助于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觉悟及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要解决“需要”和“发展”的问题。它能非常有效地帮助和改善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活动、班会活动、主题讲座等,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客观地、冷静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主动地、顺利地与人进行交往、沟通,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
8、神;促进心理的和谐稳定发展,形成比较健全、比较积极地人格。3、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使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