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

ID:57791816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_第1页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_第2页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_第3页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_第4页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峰市中心小学廖华丽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中我们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落实呢?现结合本人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氛围。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这是学习数学的本质,所以学习数学就应从生活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

2、实背景,并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数学目的,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使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问”这一环节充分显示它在教学中特有的魅力,教师首先要创设好问题的情境,为学生问题的提出做好铺垫和引导。例如,我在教学统计吋,让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肉类各有多少人后,然后观察统计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我发现了喜欢吃兔肉的人数最少,喜欢吃猪肉的人数最多。”提出的问题有:(1)喜欢吃鸡肉的比喜欢吃猪肉的少几人?(2)喜欢吃

3、兔肉的和喜欢鸭肉的一共有儿人?(3)喜欢吃猪肉的比喜欢吃鸭肉的多几人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得也较轻松、愉快,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能力。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耍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柏树高。柏树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

4、,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山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二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二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壇长了知识,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3、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模拟训练。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的广泛性,在H常生活、生

5、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但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专门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反而会削弱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打基础的,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有机结合。例如,小学低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就可以模拟买卖货物的情境,进行收钱和付钱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或顾客。如一个学生拿1元钱买一块单价是1角7分的橡皮,售货员应该怎样找钱?这个问题涉及8角3分钱怎样组合、认识人民币面值(1分、2分、5分、1角、2角、5角)、分币和角币之间的进率、售货员现有人民币各面值的数量等问题。其组合方法有以下儿种:一张5

6、角、一张2角、一张1角、三张1分;八十三张1分;四十一张2分、一张1分;十六张5分、三张1分这么多的组合方法中哪一种最简捷?这又和学生思维的敏捷程度密切相关。又如买一条单价是5角6分的手帕怎样付钱?同样要用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进行组合等。通过这种收钱、付钱的模拟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及其进率的认识和理解,又训练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学生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影响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的一个重耍原因是学生不会学数学,不会掌握学习方法,要让学生“会学数学”,不但要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法和结合

7、法等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提高,还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操作、思考、观察、尝试、讨论、同化等探索性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留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例如,我在教学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时,首先创设情境,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自主地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