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91087
大小:4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2
《谭嗣同与梁启超佛学思想比较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3月学术交流Mar.,2010总第192期第3期AcademicExchangeSefialNo.192No.3谭嗣同与梁启超佛学思想比较研究李雪松(黑龙江大学教务处,哈尔滨150080)[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隋唐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后即走向衰落。到了近代,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西学”的传入,也带来了中国佛学的振兴。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在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思想文化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近代,思想家都对佛学推崇备至,他们一方面是为解除无法自由发挥个性的心灵空虚,另一方面则是为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精神武器,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学术史上一
2、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学术现象。作为近代思想家的一份子,谭嗣同与梁启超也同样推崇佛学,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二者在所处时代及身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却有同有异,这不仅能够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家研讨佛学的特点,也能发现近代思想家佛学研究对中国佛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佛学;近代佛学;谭嗣同;梁启超[中图分类号]B254;B25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0)03—0010—05备至,他认为佛教立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人都与佛平一、谭嗣同与梁启超佛学思想之同等。他曾说过佛教之言信仰“必以为教徒之智慧,必可与谭嗣同与梁启超同是中
3、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主相平等。”J1这里宣扬的平等思想,实际上是要求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是戊戌维新时期的封建专制君主对待平民也要和佛教的教主对待教徒一维新派代表,所以他们的佛学思想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样,平等相待。梁启超还认为佛教有优于其他宗教的一通过对二者佛学思想相同之处的分析,可以略知近代佛个地方,那就是其它宗教都是要广大众生受治于一个教学的一些特点及近代思想家推崇佛学的原因。主之下,只有佛教不是这样做的——佛教认为“一切众1.二者都推崇平等思想生,皆有佛性。”梁启超还把“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谭嗣同与梁启超积极参加戊戌变法,就是要从政治别”作为佛教六大优点之一倍加
4、推崇。可见,梁启超和谭上反对中国封建时代的等级特权制度,从而推行一种平嗣同一样,其平等观的一个重要理论源泉就是佛性论。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关系。所以,他们都对佛教讲的“一切2.二者都发挥运动变化思想众生,皆有佛性”中所包含的平等思想推崇备至。谭嗣同谭嗣同认为佛学是讲运动变化的。佛教讲不生不灭在《仁学》中曾说:“同一大圆性海,各得一小分,禀之以为以涅桨理论最为典型,但是佛教的涅柴并不是离开运动人、为动物⋯⋯”⋯“他这里所讲的“大圆性海”也就是真的一种终极的绝对静止状态。恰恰相反,“佛固然说过不如、佛性,这段话实质上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离狮子座,但他却现身一切处。”⋯“可见,在佛那里
5、运动佛性论思想。他还通过对佛、孔、耶三教的历史探讨得出是普遍存在的,即便是一刹那间,也有无量佛、无量众生、“三教不同,同于平等”的结论,从批判三纲的角度来继承无量世界法界生灭,而这种生灭是无始无终的。不仅如和吸收佛教的道德思想,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采取此,谭嗣同认为佛教的这种生灭观与中国古人的日新理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一切不平等的现象都应该扫除。论是一致的,以往人们将佛家和道家的主静学说混为一因此他对佛家子弟能够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伦皆空诸谈是不正确的,他明确指出:“善学佛者,未有不震动奋厉所有表示十分欣羡。梁启超对佛教的平等观同样是推崇而雄强刚猛者也。”ljl】同样,梁启超十分注意
6、佛学的运[收稿日期]2009一l1—09[作者简介]李雪松(1980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10·动变化思想。他曾在《说动》一文中表达过,人们往往把骨血肉,并不是构成人最重要的东西,对于人来说真正重佛教与道家混为一谈,一概排斥,但其实佛教的精意所要的是体魄之中的精灵,也就是“灵魂”,所以谭嗣同十分在,是讲威力、奋迅、勇猛、大无畏和大雄。“即其言静之推崇“超出体魄之上独认灵魂”。他认为“灵魂学说”既可旨,不过以善其动,而遍度众生,与《大学》之以静生虑,太以监督人们的举止行为,使其不能为所欲为,还可以让人极之以静根动,同一智慧勇力,而即静即动,本无对待
7、之们破除生死的挂碍,真正的投入到革命中去。相反,他对可名。”[2]148可见,梁启超对佛教动静观的理解,与谭嗣同于人们“拘泥于体魄”的做法是持批判态度的。梁启超与是完全一致的。谭嗣同一样,十分推崇佛教的灵魂不死学说,并据此建立3.二者都继承无我思想,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了自己的“精神不死论”。梁启超认为,凡有宗教思想的谭嗣同把“无我”作为实现仁和平等的基础,他认为人大都知道无所谓生、无所谓死,因为“死者,死体魄中之要想实现平等就必须先清除人我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