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丸的发展(精品).doc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

ID:57769105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_第1页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_第2页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_第3页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_第4页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丸的发展(精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丸的发展微丸是指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丸剂,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制成速释或缓释微丸。H前研究的重点是缓释微丸,缓释微丸是由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成或先制成普通丸芯而后再包控释膜而成。微丸可床制成片,也可将微丸装于胶囊屮制成胶囊剂。现在国内外许多公司都生产这种制剂,如屮美史克公司生产的康泰克(Contac)缓释胶囊,屮国药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阿司匹林缓释胶囊,1997年我国卫生部批准的进口纱品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01fen-100)等。缓释、控释微丸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剂型,它以血药浓度平稳、毒副作用小、服用次数少、可以和流质一起服用、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及病患

2、者的欢迎,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将成为缓、控释制剂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具有许多其他口服制剂无法相比的优点:1可通过控释微丸包衣制成缓控释制剂;2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3由于粒径小,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影响小(如幽门关闭等);4控释微丸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疗效浓度,并维持平稳、长吋间的有效浓度,血药波动小;5微丸的流动性好,大小均匀,易于处理(如包衣、分剂量);6改善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味道;7适合复方制剂的配伍;8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随着制剂设备、工艺及辅料的发展,近年来,缓释微丸有了很大发展。本文从微丸的制备、辅料等方而介绍其进展情况。1缓释

3、微丸的释药机制1.1蜡质、不溶性高分子骨架微丸释药机制这类微丸通常以蜡类、脂肪类及不溶性高分子为骨架,水分不易渗入丸芯,药物的释放主要是外表面的磨蚀-分散-溶出过程,影响释约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纱物溶解度、微丸的孔隙率及孔径等。因为难溶性药物释药太慢,故较适用于水溶性药物。1.2含致孔剂的包衣膜释药机制通常将药物制成丸芯,再用含致孔剂的包衣液进行包衣。致孔剂附着于衣膜屮,当衣膜与胃肠液接触时,致孔剂溶于水(但不是全部溶于水,另一部分因被膜材包围,不能与水接触),形成许多微孔,水份渗入片芯,形成纱物饱和溶液,从而达到近似零级释药过程。零级释药速度常数Kro[“漏槽”条件(si

4、nkcondition)]为:Kro=Dm/tr=PB.A.CS/d其中Dm为维持剂量;tr为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PB为包衣膜渗透常数;CS为药物溶解度;A为所有小丸的包衣膜面积;d为包衣膜厚度。经推导可得:r=3Dm/A(r为小丸半径)。故可通过控制小丸半径、衣层厚度及致孔剂含量来调节微丸的释纱速度。在释药后期,随约物不断减少,药物达不到饱和,释药速度随浓度变化而呈一级释药。1.3树脂型微丸释药机制利用药物交换到树脂上,经聚合物包衣成微丸。口服后胃肠道离子可将药物从树脂上置换下來而发挥其缓释作用。1.4脉冲释药微丸释药机制脉冲释药系统(pulsatilerele

5、asesystem)以定吋控制方式在胃肠道特定部位(如胃、结肠)释约,其释药方式符合人体昼夜节律变化,是近期药物制剂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脉冲释药微丸亦称时控爆裂系统(time-controlledexplosionsystem,TES),这种微丸从内到外分为四层:丸芯-药物层-膨胀层-水不溶性聚合物外层衣膜。水分通过外层衣膜向系统内渗透并与膨胀层接触,当水化膨胀层的膨胀力超过外层衣膜的抗张强度时,衣膜便开始破裂,从而触发纱物释放。可通过改变外层衣膜厚度来控制吋滞(lagtime)。2微丸的制备2.1包衣锅制备微丸此法是比较传统的制备方法。将药物与辅料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粘合

6、剂制成软材,过筛制粒,于包衣锅屮滚制成小球,包衣后即得所需微丸。如肠溶红霉索微丸的制备可采用此法:将红霉索与辅料充分混合,湿法制粒,于包衣锅屮以一定转速滚制成丸,干燥后再包肠溶衣即得。为了改善微丸的圆整性,可采用“丸模法”:以蔗糖或淀粉细粒为“丸模”(空白丸芯),以水为粘合剂,加入药物与辅料滚制成含药丸芯,干燥后再重复进行此操作至大小合适的微丸,再包上薄膜衣即可。2.2沸腾床制粒包衣法制备微丸将药物与辅料置于流化床屮,鼓入气流,使二者混合均匀,再喷入粘合剂,使之成为颗粒,当颗粒大小满足要求吋停止喷雾,所得颗粒可直接在沸腾床内干燥,微丸的包衣过程也可同时进行,即制粒、干燥

7、、包衣一步完成。在整个过程屮,微丸始终处于流化状态,可有效地防止微丸在包衣过程屮发生粘连。主要设备为Wurster装置。其优点为:①缩短操作时间;②所得微丸大小均匀、圆整,粒度分布窄、无粘连;③微丸衣层厚度均匀。国外主要设备有GPCG-5型流化床、Aeromatic多用流化床及Vecto-Freund流化床等。2.3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将母核输入到旋转的转子上,利用离心力与磨擦力形成母核的粒子流,再将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及包衣液分别喷入其小,颗粒最后滚制成圆整型较好的微丸。2.4液相屮制备微丸在液相屮高速搅拌含药颗粒,制成了维生素C微丸,所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