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66810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坚持公平及效益协调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坚持公平及效益协调发展近40年来,燕山始终坚持公平办教育、办公平的教育的宗旨,强化政府责任,逐步实现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维护公平追求均衡燕山地区现有幼儿园7所,小学7所,初中4所,高中1所,基本形成了同一街道内1所幼儿园对接1所小学,两所小学对接1所初中,全地区4所初中对应1所高中的格局。各校学生基本来源于燕化职工子女,在校生近万人,在职教职工1100余人。燕山以高位均衡发展为基本原则,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制度,确保区域内所有适龄儿
2、童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燕山教委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严格按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开展招生工作。1991年开始推行九年一贯五四分段招生制度,学生划片入学、对口直升中学。通过加强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控制新生的非正常流动,不允许出现学生与学籍分离等措施,保证各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查处公办学校举办的各类以招生为目的的培训班,基本杜绝择校现象,生源达到相对均衡。通过北京市教委初中标准化建设、小学规范化建设后,各校的办学条件实现了均衡。多年来,燕山教委注重师资培训的均衡化、教师配备政策的一致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规
3、范化,使得燕山地区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相对均衡,逐步形成了“小而全、小而均"的教育特点。■提高效益促进公平文化引领,提升每一所学校办学活力。从2006年开始,专家团队走进燕山,指导校长解决“为什么办学”的基本问题,引领中小学走文化立校、内涵发展之路。学校从教育原点出发,为自己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目标,建构了完整的实践体系,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彰显,初步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服务学生”的办学特点。盘活师资智力资源,提升课程领导力、执行力。我们着力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坚
4、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了“立师德、铸师魂、扬师风”教育活动,弘扬师德风范,树立先进典型,营造了情系学生、勤奋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促进地区教师资源流动。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交流的实施办法》,建立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教师交流机制,在各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教师交流,既弥补校际间学科教师数量不足带来的不均衡,又扩大了优秀师资的教学服务面,保障了每一所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级课程,杜绝不合格课。三是把教师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教
5、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先是出台相关文件,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力度;不断强化“三位一体,一体三位”的工作模式,实施分层分类培训;不断争取市级培训项目,拓宽本地、外埠和国际上的培训渠道,初步构建了“四类”、“三维”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参与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工作室的培训,不断提升我地区教师层次和水平,提升课程的执行力。四是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完善校长负责制,推进专家治校,民主管理。成立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左玉霞校长工作室,通过“青年讲堂”等活动形式,狠抓校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方位打造教育系统青年后备干部队伍,
6、提升课程的领导力。■构建燕山特色生态课程体系“十二五”伊始,燕山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城市均衡化发展试验区。燕山教委坚持着力构建具有燕山特色的生态课程体系,在“一竖”和“一横”上下功夫。“一竖”一一燕山教委深化“五・四”学制背景下中小衔接问题的研究,打通小幼、中小、初高衔接瓶颈,建立以绿色无缝衔接为基础、以和谐高效生态课堂为核心、以绿色评价为保障的生态化教育体系,开辟学生健康成长绿色通道。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髙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开展了“九年一贯课程'五•四’学制背景下中小衔接问题研究”,该
7、课题荣获北京市教育科学北京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燕山教委倡导学校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内容的系统化、课程化,促进小幼、中小、初高的平稳自然过渡,为学生开辟成长的绿色通道。例如,向阳中学和向阳小学“中小学衔接契合点的研究”、前进学片的“学生分层作业的研究”、“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指导”、东风学片艺术教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等,稳定了教师队伍和生源,构建了中小学衔接中的教学指导体系,明确了衔接研究的重点,建立了对口学校教学衔接操作方式,形成了
8、“跨学段教研”、“校际联动”的教研方式。通过建立每年两次的教学视导制度,这些学校学科覆盖率和反馈率均为100%o“一横”一一即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构建学校与区域发展联动机制。坚持校内外、课内外有机统一原则,构建学生成长的外部生态环境。以研究性德育、好习惯早养成等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为抓手,在切实抓好校内外教育的同时,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实现家校协同共育;以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为载体,积极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