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56127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专题讲座哈尔滨市树仁学校张静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的,对于所有人来说,拥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较高的劳动能力都至关重要,因为:劳动是生存的前提。多年的特殊教育经历告诉我们: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在学校习得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比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显重要。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的智障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把我们的思考
2、与实践整理出来,与同仁们分享。一.智障学生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的基础状况1.惰性心理强,没有动手劳动的意识;2.自理能力低下,缺少锻炼机会;3.缺少专项劳动技能的强化训练;4.整体比较,在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方面,女生优于男生;5.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二.智障学生劳动基础状况的原因简析1.智障学生家人的过分呵护,造成凡事代劳的现状。多数智障学生家长都对孩子抱有愧疚的心态,总是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根本没有动手劳动的机会;偶尔孩子参与劳动,家长还嫌碍事,把孩子赶走了。久而久之,打消了孩子动手劳动的积极性,孩子接受了凡事依赖的现实,家长也情
3、愿照顾孩子一生。2.从遗传学角度讲:男性多为显性遗传,女性则为隐性遗传,因此,在智力损伤程度及相关联的社会适应行为、劳动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差异。另外,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家庭对男孩的照顾远远超过女孩,使得男生各方面能力发展都逊色于女生。3.现在有些家长和老师的做法使劳动成了负强化刺激。例:不按时交作业者罚打扫教室一天、毁坏家中物品要罚擦地板一周……诸如此类的规定在相当程度上暗示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劳动是一种惩罚,因此,人人厌恶、鄙视劳动,认为只有犯了错误的人才去劳动。其实这种做法违悖了教育学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原则——不能把劳动
4、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4.学校课时有限,家长缺乏训练智障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信心特殊学校都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但仅凭每周两节课的训练,对于劳动能力低下而又亟待提高的智障学生来说,只能起引领和考察的作用,劳动能力的习得还要靠家庭中大量的,一定强度的训练,而多数智障学生家长缺乏养护、教育智障孩子的专业知识,更缺乏训练孩子的信心,孩子不会做,家长就代劳,使孩子习惯成自然——坐享其成、不会动手做,也不愿动手做。同时,由于智障学生自身素质的制约,劳动习惯的形成与技能的提高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家长看不到希望。久之,家长麻木了,放弃了对孩
5、子的劳动训练。三.培养智障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几点做法1.树立“劳动光荣”的良好观念,形成“爱劳动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舆论是风气的向导。在培养智障学生劳动习惯的过程中,“爱劳动光荣,懒惰、依赖可耻”的健康舆论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的观念,这样爱劳动才会成为一种习惯,才会为学生将来自立于社会奠定基础。在现实中,要扭转智障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懒惰思想并非易事,教师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学生明辨是非,知道劳动最光荣学生刚入学,我们就从日常小事做起,
6、帮助智障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我们常用的指导语是:“表现最好的学生才能参与劳动”和“老师最喜欢爱劳动的孩子”。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还注意把劳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为,使智障学生非常明确自己怎样做才是爱劳动,才会被老师喜欢。(2)及时地表扬与赞赏根据行为矫正的原理,智障学生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可以通过塑造来实现。学生的年龄越小,行为可塑性越强,塑造效果越好。表扬与赞赏在行为塑造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催化剂作用。在培养智障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过程中,对正确的劳动行为及时地进行表扬,大力加以赞赏,再辅助以正强化物和代币
7、制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例:发现×同学课间倒了一次垃圾。在下一节课的开始就要先表扬该同学爱劳动的精神和主动劳动的良好行为,并给予红花、五角星、小粘贴等代币制奖励,那么该同学主动倒垃圾的良好行为就会增加,经过长期的坚持及时表扬与赞赏,该同学爱劳动的观念和爱劳动的行为就会越来越稳固。(3)教师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都认同的教育真理。事实也的确如此: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不只是听老师在说什么,更在看老师在做些什么。况且,智障学生语言理解力低,空洞的说教几乎不起作用,所以老师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才能产
8、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例:不管是在教室,还是走廊、操场,只要看见废弃物老师就弯腰去拾起,把它送进垃圾箱,后面准会有学生跟着捡垃圾。事后,老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