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14135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1
《仰角与俯角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1-25.3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与俯角苏州市彩香中学数学团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2、比较熟练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图形的训练;3、让学生相互探讨,能够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
2、自信心;3、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一、能够灵活应用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二、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解决措施:在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图形的训练。教学难点:一、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二、灵活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仰角、俯角等知识解决综合的实际问题解决措施:通过例题讲解与配套练习加以巩固。教学设计思路: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的积极状态,根据本课特点我将课堂结构设计如下:1、概念的介绍;2、简单例题的导入(把解题格式呈现给学生);3、从同一个点观测不同物体(讲练同步);4、从不同点观测同一物体(讲练同步);5、从不同点观测不同物体及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自己探究)理论依据: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2-教学过程:(一)回忆知识1.解直角三角形指什么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什么?(1)勾股定理:a2+b2=c2(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斜边的对Asin边A斜边的Acos邻边A边边的邻A的对AtanA对边邻边的A的Aco
4、tA(二)新授概念1.仰角、俯角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2.导入:试一试1: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的俯角α=30°,求飞机A到控制点B距离。(让学生自己寻求辅助线的两种方法)A解:DAABBBC解:(略,让学生自己构造图形)试一试2.如图,为了测量椰子树的高度AB,在离椰子树20米的C处,用高1.25米的测角仪CD测得椰子树顶端B的仰角α=30°求椰子树AB的高(保留根号)图1
5、9.4.4ABCD教学设计-3-CBAD例1: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有多高?解:(略,让学生自己构造图形)练习一: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由距BC40m的D处观察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0°,观察底部B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精确到0.1m)sin50°=0.766,cos50°=0.643,tan50°=1.192练习二:如图,测得两楼之间的距离30米,从楼顶点A观测点D的俯角为30°,观测点C的俯角为45°,求这两幢楼的高度?(保留根号)让学生自己构图,探索发现两种辅助
6、线的方法:BC30米ADF30°45°EBC30米ADF30°45°EABCDEF30°45°30米ABCD30米Aα=30°β=60°120米BCD教学设计-4-EACBD30°60°例2:如图,在上海黄埔江东岸,矗立着亚洲第一的电视塔“东方明珠”,某校学生在黄埔江西岸B处,测得塔尖D的仰角为45°,后退340m到A点测得塔尖D的仰角为30°,设塔底C与A、B在同一直线上,试求该塔的高度。(保留根号)练习三:在山顶上D处有一铁塔,在塔顶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α=60°,在塔底D测得点A的俯角β=45°,已知塔高BD=30米,求山高CD。CA解:(三)能力提高动动脑?如图,测量楼房
7、AC的楼顶上的电视天线AE的高度,在地面上一点B测得楼顶A仰角为30°,前进15米到D,测得天线顶端E的仰角为60°已知楼高AC为15米,求天线AE的高度?(重在推理过程)(四)总结与扩展(请学生总结)本节课通过两个例题的讲解,要求同学们:1)了解仰角、俯角概念;2)会构造直角三角形,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得到解决实际问题;3)熟练运用两种基本图形解直角三角形。(五)布置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