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

ID:5747968

大小:1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4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_第1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_第2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_第3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_第4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

2、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

3、长曲线时间分钟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数量         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探究三:

4、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九、板书设计一、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建构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

5、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