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1

种群数量的变化1

ID:39885823

大小:16.6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14

种群数量的变化1_第1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1_第2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1_第3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1_第4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1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数量的变化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本P65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研学目标】1、通过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2、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3、学会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列举种群增长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关注人类活动对野生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影响。【研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变化难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增长、稳定、波动、下降奖励刻苦钻研的小组!!感谢大家提出有价值性问题!课前研学小组的疑惑同学A同学B请你来点评!课前研学成果展示任务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

2、学形式称为________。公式曲线图Nn=2n数学模型时间种群数量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规律的桥梁,具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数学模型被普遍用于各科学领域各有何优点?准确直观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门捷列夫周期表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2n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一、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研究实例研究方法?需熟记细菌

3、的数量/个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课本P66中列举了哪些例子?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曲线呈现型。“J”特点:条件①食物和空间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理想)增长率不变,无最大值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例1:1859年,24只野兔引入澳大利亚。不到100年,兔子数达到6亿只以上。例2、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水葫芦1901年引入中国引进中国的几年内数量呈指数增长新物种迁入适宜环境的开始阶段同学A同学B同学C请你来点评!!时间/天曲线图思考:“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增

4、长百分比)有变化吗?不变的,=λ-1课前研学成果展示同学D第4组同学提问:为何环颈雉的J型增长出现多个峰?课本P68图中虚线是理论曲线,需提醒:环颈雉的越冬死亡率降低了每年春季所观察到的种群数量,结果使种群的增长曲线呈“Z”型。马上考考你!抢答题1.如图所示,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2.李刚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场,由原来50只兔,繁殖到现在50000只,在这三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及λ值分别是()A、J型曲线,10B、S型曲线,10C、J型曲线,5D、S型曲线,5BANt=N0λt学案P4细菌的数量/个1.在0.5ml的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

5、履虫。2.每隔24小时统计大草履虫的数量。3.反复试验4.最大的种群数量是375个。高斯的大草履虫培养实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______型曲线.S课本P67自然条件下“J”型增长能否一直持续下去?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和作用,一定环境所能承载的某一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环境容纳量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_______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_______,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数量也会_______,

6、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当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就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思考:为什么存在K值?有限加剧增加降低增加同一个种群的K值是个固定值吗?可改变吗?同学A同学B/个/天K/2K请你来点评!!课前研学成果展示K/2K探究一:分段分析S型曲线的生物学含义。根据下图S型曲线请推断种群增长率(增长百分比)变化规律:AB段:__________________;B点: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___________________;C点及C点以后:__________。小组讨论(3分钟)2.请在坐标

7、图中构建时间与种群增长速率的数学模型。增长率逐渐增大增长率逐渐减少增长率为0增长率最大达到最大值特点:_____________条件:增长率先增后减,最后为0资源和空间有限(有生存阻力)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S”型曲线探究二:K与K/2植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有何应用?1.同一种群的K值是个固定值吗?为什么?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达到K值不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剧,天敌数量增加,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最终达到平衡。不是固定的因为种群周围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气候、天敌、食物、传染病、人类活动

8、等。改变: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学案P3探究二:K与K/2植相关知识在实践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