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比兴知识点梳理.docx

《文心雕龙》比兴知识点梳理.docx

ID:57436271

大小:12.2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15

《文心雕龙》比兴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文心雕龙》比兴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比兴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兴》《比兴》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六篇,是刘勰对古代诗文创作方法的论述。比、兴是我国诗学的重要传统。“比”和“兴”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师》中,被列为风、赋、比、兴、雅、颂这六种诗歌体裁之一。前人比兴之论有很多,但像刘勰这样专辟一章研究比兴者可谓独此一人,因此,比兴篇历来就被人们重视。刘勰的比兴理论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在比兴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勰受郑众的影响更大,他对比兴的诠释,主要是接受了郑众的观点,但又对其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一、“比”、“兴”的内涵的理解刘勰释“比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比”附“兴”起刘勰释“比”为“附”,“比者,附也”“盖写物以附

2、意,扬言以切事者也”亦即通过描绘事物来比喻某种意义,用鲜明的形象贴切地表明事理或物象。即是通过物来打比方之意,如“麻衣如雪”,“两骖如舞”,以“雪”比“麻衣”之白,以“舞”状“两骖”之貌。这种比喻,“或方于貌,或拟于心”,因有“附理故比例以生”。“兴”为“起”,即起头之意,“触物以起情”即起头,肇始、引发之意。。朱自清先生曾论证过“兴”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端,一是譬喻。从“关雎有别”想到“后妃方德”,从“尸鸠贞一”想到“夫人象义”,因有“起情故兴体以立”。(二)“比”显“兴”隐“比”是明显地叙事、陈情、明理,“扬言以切事”;“兴”则是隐晦、曲折地寄寓情思、事理,“依微以拟议”,

3、因而要“发注而后见也”。无论比或兴都要依托一定的事物的形象,但形象所揭示的含义则有明显的隐曲或不同,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比与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张文勋先生认为:“兴不象比那样与形近义近的事物相比,而是借某以事物的一点含义或特征来引起作者所要抒写的思想。此论可谓领彦和“比显兴隐”之要旨。(三)“比”直“兴”婉“比”是“蓄愤以斥言”,而“兴”则是“环譬以托讽”。比附是怀着愤激的感情有所指斥,起兴则是用委婉的比况寄托讽喻。愤指内心郁积冲动之情,非愤恨之愤。比就是要把郁积要说的情感,借用类似的事实来加以申述。“比”侧重直言得失,“兴”则侧重含蓄讽谏,刘勰之意即在于此也。二、“比”、

4、“兴”的类型1.比的类型“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就是说“比”有喻声、方貌、拟心、譬事四种类型。刘勰又举出八个实例,以宋玉的《高唐赋》作为“比声之类”;枚乘的《菟园赋》作为“比貌之类”,王褒的《洞箫赋》作为“以声比心者”等。2.兴的类型刘勰对兴的分类,不如对比说的那么具体,没有明确指出兴的不同类型。他只是笼统地认识到“兴”皆要有寓意,即“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就是说兴的寄托讽喻,以婉转的措词构成章节,它借以寄情的事物虽然微小,含义却相当深广。兴的类型,绝非是不可分解的,就以诗经而言,就有两句都有寓意,两句之中只有一句

5、有寓意,另一句则是为了“凑韵”引情及两句均无寓意,而全是为了凑韵引情的。三、“拟容取心”说《比兴》全篇的文眼就在于“拟容取心”一句,它是比兴篇的理论核心。正确的理解此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刘勰比、兴理论的精髓。但是对于这一句的解释,可以说其核心在对其中“心”的界定,学者们分歧颇多。分歧一:“容”指客体之容,“心”指客体之心,但侧重于“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现实特征”,“拟容取心”是指现实表象与现实意义的统一。这一观点以王元化先生为代表。分歧二:“容”指具体形象,“心”指“客体之心”,但侧重于“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本质特征”,“拟容取心”是指“具体形象与“本质特征”的统一。陆侃如,牟世金

6、先生言:“比拟的是事物的形貌,但不应停留在形貌的外部描写上,而必须提取其精神实质。”分歧三:“容”指“客体之容”,“心”指“主观之心”。“拟容取心”是指“主体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统一。詹福瑞先生认为:“拟容取心”所讲的正是比、兴中心与物统一的问题。容指物象,心指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用心。“拟容取心”就是描写物象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用心。下面我介绍一下目前学术界一些大家多这一问题的认识。王元华先生认为“拟容取心”这句话里面的“容”、“心”二字,都属于艺术形象的范畴,他们代表了同一艺术形象的两个方面:在外者为容,在内者为心”。前者是就艺术形象的形式而言,后者是就艺术形象的内容而言。“

7、容”是指客体之容,“心”是指客体之心。拟容取心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塑造艺术形象不仅要模拟现实的表象,而且还要摄取现实的意义,通过现实表象的描绘,以达到现实意义的揭示。王先生把比兴看作一个整体,而且认为“诗人比兴,拟容取心”是刘勰对艺术形象问题提出的要旨和精髓。詹福瑞先生的解释:“拟容取心所讲的正是比、兴中心与物的统一问题。容指物象,兴指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用心。他把比兴视为心物交融的问题。童庆炳先生在《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一文中,强调“情”在理解该命题时的重要意义,并对“容”和“心”作了一个简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