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29784
大小:2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17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作者:李贞玉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9期 【摘要】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同时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及不良贷款等指标大小,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作为抵抗金融风险的指标不仅影响银行利润,而且影响银
2、行未来吸收未预计损失的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货款损失准备计提上存在较多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和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和相关会计制度与监管准则,并且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使我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如何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立足我国的国情,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合理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就应当更加关注贷款损失准备的合理计提和管理。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
3、的准备金,它被用于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1]贷款损失准备按其用途,可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贷款准备金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贷款准备金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贷款准备金是银行基于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笔贷款或贷款组合(次级、可疑或损失)已经出现,但是还无法确认最后损失额度而计提的准备金。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
4、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法折取现值,它是利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计算每笔贷款保证、抵质押物、经营性现金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并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比较,其差额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之比,即为该笔贷款损失准备金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采取逐笔计提,它除了由本行业务部客户经理根据模板设计要素,采集所需数据信息,由系统直接计算出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外,还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和计算结果报送到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审核,再由风险管理部将最终计提结果报送上级机构。
5、实际操作中,还有已发生损失模型、预期损失模型、动态拨备模型三种计提贷款准备金的方法。①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以民生银行为例 中国民生银行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又是严格按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建立的规范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金融业的涉足和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国民生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而为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所关注。②中国民生银行成立16年来,业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递增,并保持了良好的资产
6、质量。这里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 1.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不包括同业待回购的商业承兑汇票转贴现)、应收进出口押汇、有问题的拆放同业及拆放金融公司款项、开出信用证等等。 2.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民生银行的信贷资产分为五级:正常贷款(其中包括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两类)、不良贷款(其中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三类)。民生银行按照五级信贷资
7、产进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具体计提的比例十:正常类(贷款按1%、贴现按1%);关注类按5%;次级类按25%;可疑类按50%;损失类按100%。 3.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是每年年末分析贷款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从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并考虑借款人的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还贷能力、担保人的支持力度、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以及本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计提的。 4.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我国银行监督
8、管理委员会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要求是“≥80%”。[2]民生银行计提准备金比例较高,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超过100%。由于计提损失准备金比例直接影响银行的税后利润分配,计提比例高表明其会计处理审慎,经营稳健,抵御风险能力强,股东关注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