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

ID:57377027

大小:18.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13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篇一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  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

2、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平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  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60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例题分析  7习题巩固  8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

3、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1612,然后同时扩大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1摩尔碳原子质量为12克,所以1摩尔氧原子质量为16克,可以进行推广,1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  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篇二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  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

4、?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  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  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  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

5、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  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  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2含1个原子,12含1个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  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箱

6、啤酒共有12瓶啤酒。  1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  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篇三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摩尔作为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固然很重要。  但是,我们不是一直在讲

7、教学遵循的原则重点突出讲、难点分散讲。  物质的量——摩尔这个微观世界的抽象概念及其应用,对于学生而言,它的难理解度和我们即将接触到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媲美。  我们采用的传教方法应该是潜移默化,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真谛,将知识的难点在逐步的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大家都明白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学生的消化系统要切实保护,如果等出现消化不良时,那就会前进后出,也就是我们教师经常抱怨的耳旁风现象。  教学面对的是群体而非个体,课堂上看到广大学生洋溢着喜气,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算是行之有效。  相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