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14747
大小:14.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1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部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本册书包括两个单元: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学生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呢?这就是第七单元要探讨的问题。可见第七单元与前六个单元有着内在
2、的逻辑联系。第七单元从三个层次揭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1)生殖和发育。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2)遗传和变异。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要靠从外界吸收),而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3)进化。进化论是在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时间为纵轴,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
3、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横轴,探讨生物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发展变化。遗传是通过生殖而实现的。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选择相互作用,导致生物的进化。可见,这三章内容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健康应当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健康。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单元除选取“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外,还安排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以期对学生学会
4、健康地生活更有助益。第八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单纯说教,以期使本单元的教学生动活泼,更有成效。此外,本册书共有26个探究活动;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6个)、“资料分析”(8个)、“探究”(3个)、“调查”(1个)、“模拟探究”(1个)、“设计”(2个)、“课外实践”(1个)、“技能训练”(4个)。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
5、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前三册一样,本册教材重视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渗透人文精神。如设有“科学•技术•社会”5篇,“科学家的故事”3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1篇。这些课外阅读的内容在教材正文基础上,更为翔实地反映了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各领域的应用,描写了中外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以及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体现了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这些内容的安排,意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教材重点:1、植
6、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方式及它们的区别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在基因水平认识生物的性状及其遗传;5、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因;6、传染病及其预防与免疫与计划免疫;7、用药与急救;8、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材难点:1、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比较;2、在基因水平认识生物的性状及其遗传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多种学说;4、生物进化的原因;5、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6、特异性免疫及计划免疫的意义;7、安全用药的原因及急救措施
7、的正确使用;8、健康的定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生物生殖过程和特点;2、生物生殖和发育与人类、环境的关系;3、从基因水平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4、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科学推测;5、传染病和免疫;6、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能力目标:1、学生能初步掌握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2、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8、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1、促进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3、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2、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教师能在每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