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

ID:57252966

大小:318.1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8-03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_第1页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_第2页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_第3页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_第4页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威德育思想教学教材.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秦思思2013100014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是教育哲学的奠基人。道德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统一于其道德教育理论中。他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杜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传统德育思想理论进行尖锐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独特的德育思想理论体系。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2.道

2、德教育的目的3.道德教育的方法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在杜威看来,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合金。而德行不是对某种刻板规则的遵守,而是一个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概念。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要具备一种知识、智慧,才有判断善恶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才知道因果利害及其行为的结果对他人与社会的影响。同时还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信仰、愿望、热情和社会的同情心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个体自发、主动地去追求和表达“善”。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仅仅拥有社会智慧和情感只能使道德停留在思想和情感层面,主体还必须使内在的、正确的

3、思维和判断付诸行动,使道德行为外在地表现出来,才能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道德的实效性才得以体现。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道德教育的目的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杜威提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他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的含义很深,最重要的是个性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不如旁的教育,它一方面发展个性,养成知识、能力、感情,另一方面发展之后,还需要使社会的同情增加。”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道德教育的目的杜威极力批判道德教育就是教育人们遵从既定的规范,甚至变成所谓的自觉。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发展的德育目的,即发展坚强的意志力、卓越

4、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因为人的鉴别力和判断力随着智慧的增长是不断发展的,而社会文明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对人们的要求也是变化的。第二个层次是明智的德育目的。既然道德教育强调发展个人的智慧、情感和行为能力,尊重个体自身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但是人总处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因此,这些品质的培养并不是感性的、随意的,而必须是理智的,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第三个层次是民主的道德教育目的。杜威严厉批判传统教育目的的强制性,认为它只是无视个体的外在强迫,而在这种状态所谓的道德教育目的其实是强制个体循规蹈矩,毫无民主可言。人们拥有的更多的是遵守

5、既定规范的意志和忍耐力,甚至把这种规范变成强制的“自觉”,而不是处理问题的智慧和能力。3.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如果“教师将一些抽象的道德规范,强加给不能全面理解其真正需要的儿童,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的行为而不是养成积极地习惯,”那么“这种道德教育是病理的”;“如果学校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应负责任,不参加实际社会生活,这种训练就是形式的”。“只有儿童积极而明确地意识到他所从事的活动,才能按照他不得不做的工作立场来判断他的行为价值。”3.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点:(1)营造真实的道德情境,培养个体的鉴别力与判断力;(2)培养个体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动

6、道德”(3)培养具有行动力量的品格,积极实践道德(4)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从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出发。二杜威德育思想浅评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之处第一,调和了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杜威批判传统道德理论时直接指向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道德论,理性主义道德论偏重人体意志训练而轻视道德行为的养成。功利主义道德论与之相反,偏重个体外在行为而忽视其动机的善恶。杜威融合二者的优点,不仅重视个体的意志、动机,还强调了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第二,改变了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分离的传统观

7、念。杜威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一针见血、具有颠覆性。传统德育观念认为对个体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道德教学训练个体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或者认为个体的道德化是在教育过程中的自动展开等。二杜威德育思想浅评第三,确立了个体在德育中的地位。传统德育观念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既定规范,不违反规定就是“善”,不顾德育的内在规律,否认道德学习的主体化。受教育者挣扎于“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之间,从而形成了“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而杜威意识到个体才是外在的道德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品格的最终决定因素。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