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21299
大小:12.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6
《让探究式学习成为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放开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曾经对一名婴儿的学习欲望做过观察,他发现婴儿的“所作所为正好像是艾萨克·牛顿或者最伟大的科学家”。可见,儿童实际上就是小科学家,因为他们想弄懂一切。作为科学教师,应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小科学家”们能直接参与的各
2、种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有机会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力求让学生放下包袱,放开手脚,大胆想像,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热爱科学、喜欢科学,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如在“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这一活动中,教者给学生提供了水、纸巾、棉布、干毛巾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地玩耍,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水为什么往上爬”的疑惑。无疑,学生自己发现并认识了水的毛细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如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围绕教材规定的或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讨论,则会束缚学生的思
3、维,降低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失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动地讨论研究着自己并一定熟悉的、喜欢的问题。这样何以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放教材“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教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思路、一个范例,这些思路、范例,对学生而言,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科学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依据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4、,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充实教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学生,将可以利用的资源提供给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如三年级上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一课的教学中,课本安排学生比较狗和兔的异同,可有些学生对狗或兔并不是十分熟悉和喜欢。教师根据这一情况,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饲养过的、观察过的两种小动物进行比较。说起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是滔滔不绝。由此可见,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圣经”,课本不是“教本”而是“学本”,且不是惟一的“学本”;教
5、师不是“教教材”,学生不是“学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教材学”。开放课堂1、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科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测量、实验、统计等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2、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一次科学的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师要肯花时间让学生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根
6、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切不可为赶进度,草草了事,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这样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回到了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旧的教学观念上去了。教学《家乡的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家乡的水资源情况,引导学生把众多问题进行归类,确定几个小专题,如“家乡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的原因”、“细菌性痢疾与水污染有无关系”(教学本课时,正值本地区流行细菌性痢疾)。学生按对问题的兴趣或家庭住址自由分组,制定研究计划。课后,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深入开展
7、调查研究。两周后,各组通过演讲、图画、实验以及给有关部门的建议等形式向全班学生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堂跨越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以便学生更好更深层次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上述《家乡的水资源》的调研活动中,为使学生进一步探索“水污染的危害”,教师让学生课后从广播、电视、网络上搜集相关的信息,以此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当然,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还需要灵活和综合运用
8、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