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

ID:57178033

大小:605.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8-02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_第1页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_第2页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_第3页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_第4页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陈共)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财政概念第二节政府和市场关系第三节财政职能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二、财政的基本特征三、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MAUQ-2-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一)“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虽然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但“财政”一词出现在中文词汇中至今中中只百年的历史。1898年,清光绪24年,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这是政府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是维新派间接日本引进的。目前对“财政”一词,学术研究上还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财政是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的之经济行为,还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的经济

2、行为,都不可否认的是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MAUQ-5-(三)简略的财政概念1.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2.从经济学角度看,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陈共)MAUQ-6-二、财政的基本特征(一)阶级

3、性与公共性(二)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所有者权力与国家政治权力税收的间接偿还性: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他的纳税额等值的福利。(三)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收支平衡成为财政运行和制定财政政策的轴心。MAUQ-7-三、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私人需要,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的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私人需要的基本特点:1.受益的内在性。一方面,一个人需要的满足不会使他人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当用于满足需要的产品有限时,一个人需要的满足则同时排斥其他人需要的满足。2.需求的分散性。即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是单个人的、且相互独立的。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众多人作为一个整体时产生

4、的需求。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1)公共需要并非一种抽象的需求而是个人具有的真实需要;(2)这种需求并不是单个人的需求或少数人的需求,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3)公共需要是一种整体需求。公共需要的特征: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需付出代价(缴税或付费);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公共产品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分类:(1)公共产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2)私人产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MAUQ萨缪尔森:“公共产

5、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产品是这样的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产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产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2.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标准两个基本标准:一是非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产品: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非购买(付费)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利益之外。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其他人就不能享有该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一个人消费了某种产

6、品就减少了这种产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MAUQ式中,Xj为商品的总量;xij为第i个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量。此公式表明:(1)商品Xj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i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数量之和;(2)私人产品在个人之间是可分的。私人产品:满足私人需要纯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一些人享用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有些公共产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但排他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可行)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此公式说明:(1)就消费目的而言,任

7、何一个消费者i都可以“支配”公共产品的总量xn+j(2)公共产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免费搭车者(Free-Rider)经济学中把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产品的行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产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MAUQ-18-混合产品: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特征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不充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