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51801
大小:1.99 MB
页数:81页
时间:2020-08-02
《发育性反射评定课件说课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发育性反射评定发育性反射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表现出的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发育性发射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也与运动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发育性反射的评定是中枢神经系统伤病(脑瘫)的重要评定内容。一概述一、发育性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亲妊娠后期、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陆续出现了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与浅、深反射不同,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又将此一类反射称为发育性反射。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脊髓和某些脑干水平
2、的原始反射在婴幼儿时期由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而被抑制。因此脊髓和脑干水平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胎儿或婴儿脑损害时,相应反射不能按时出现和消失,同时导致患儿运动功能发育异常。成年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使原始反射再现,导致正常的姿势、运动受到影响。反射的出现与消失1.从发育神经学的角度观察小儿反射的发育,反射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新生儿期的反射是脊髓、脑干下部水平的神经发育,称为原始反射。3.生后2个月时的反射是桥脑水平的神经发育,以紧张性颈反射占优势。4.生后4个月时的反射,神经的发育达中脑水平,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
3、5.生后10个月左右,神经的发育达皮层水平,因此小儿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调整反射与平衡反射是构成姿势反射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维持正常姿势、正常运动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儿反射的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脑瘫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不消失,调整反射及平衡反射不出现或延迟出现。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因此可以说,反射是衡量神经系统发育的一把标尺,是判定脑损伤的客观标准,其方法简单、无痛、无损伤、不受病儿主观影响,经济实用,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二、发育性反射的分类脊髓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的反射大脑水平的反射
4、脊髓水平的反射脊髓水平的反射是脑桥下1/3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可协调肢体肌肉出现完全的屈曲或伸展动作模式。一般在妊娠28周至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以及交叉性伸展反射、抓握反射等。脑干水平的反射是通过前庭外侧核到红核之间的区域传导的反射是静止性姿势反射,表现为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及体位变化而变化。故又称调整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至出生后4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应、阴性支持反应等中脑水平的反射中脑指中脑水平的反射称为反应是正常姿势控制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获得性运动发育成熟的标志,以影响头及身体在空间的关系是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终身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射包括调整反应和自动运动反应调整反应:在中脑整合,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到5岁末消失。可使儿童能够翻身、坐起、手膝位起立和手足支撑俯卧。自动运动反应:是随头部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反应涉及半规管、迷路、颈部的本体感觉。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是皮质水平的反应,整合了前庭、视觉和触觉的感觉刺激输入,是大脑皮质、基底节和小脑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在出生6个月后逐渐出现并终身存在。三、评定目的(一)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
6、发育状况(二)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三)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四、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采取正确的体位,检查时注意特异性感觉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时间仔细观察患者对刺激的反应在进行脑干水平反射的检查时,除了肉眼观察外,还需触诊以发现和体会肌张力变化注意发射和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应当同功能性活动的评定相结合,并注意发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第二节评定方法关于各种发育性反射的功能状况通过系统检查获得。检查时须遵循发育的顺序进行,从原始/脊髓水平的反射开始,直至大脑水平的反射。觅食反射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低下、脑瘫可持续存在。(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
7、的口角或上下唇。(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3)存在时期:0~4个月。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拥抱反射(1)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有5种引出的方法。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拉手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