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教学大纲.pdf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

ID:57131020

大小:1.6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8-03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_第1页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_第2页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_第3页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_第4页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理学》教学大纲.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选《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LAW21600L中文名称:法理学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法学开课学期:秋总学时:68总学分:4预修课程(编号):并修课程(编号):无课程简介:法理学,是国家教委确定的法律专业本科教学14门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一般的法,特别是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以及法的制定和实施等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作为法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和掌握各部门法学知识的入门向导,是培养专业法律人才正确法律观的基石,在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理

2、论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法学院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科学的法律价值观念;了解学习法理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法学创新人才必备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一、课程性质与适用对象法理学,是国家教委确定的法律专业本科教学14门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一般的法,特别是有关欢迎下载精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以及法的制定和实施等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作为法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和

3、掌握各部门法学知识的入门向导,是培养专业法律人才正确法律观的基石,在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理论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法学院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以及法的制定和实施等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法律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法学创新人才必备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三、课程基本要求学习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科学的法律价值观念;

4、了解学习法理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法学创新人才必备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四、课程内容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学和法学基础理论的一般性问题。了解法学研究的对象和法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以往法学的原则区别,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学研究的方法,以及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五节。欢迎下载精选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法学体系一、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是研究法(或法律)

5、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二、法学体系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以往法学的原则区别一、法学的产生和特征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关于法律的论述二、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前提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普遍指导意义二、法学自身的方法论社会调查的方法;历史考查的方法;分析和比较法律的方法;词义分析的方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欢迎下载精选析方法第五节法理学的研究对象、课程体系和学习意义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演

6、变研究对象;旧中国的法学课程;新中国的法学理论二、法理学的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安排三、学习法理学的意义思考题:什么是法学?什么是法学体系?怎样划分法学分支学科?法学产生的前提是什么?法学有什么特征?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以往法学主要有哪些区别?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学研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是法理学?学习法理学对学习法律专业的人主要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章法的概念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法的特征、法的要素、法的本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等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对法有一个较全

7、面的认识。欢迎下载精选教学重点:本章是重点教学章,重点是第一、二、三节。教学难点:第三节法的本质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基本特征一、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二、法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三、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法的要素法由三要素构成:法律规范、法律概念、法律原则。一、法律规范(规则)二、法律概念三、法律原则第三节法的本质一、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掌握政权阶级意志的体现(第一层次)二、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第二层次)三、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第三层次)欢迎下载精选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主

8、义法的本质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阶级本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第五节其他思想家、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一、神学论二、正义论三、理性论四、民族精神论五、权力论和规范论六、社会论思考题:什么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什么是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什么是授权性法律规范、命令性法律规范、禁止性法律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