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22877
大小:1.38 MB
页数:85页
时间:2020-08-01
《微格教学十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第四讲2010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演示技能—动手之技1、什么是演示技能含义:物理课堂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操作、实物及模型展示、现代教学媒体辅助等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注意力,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的一类教学行为。2、演示技能的作用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奠定思维基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示范3、演示技能构成的要素(187页)演示设计(过渡性、探索性、验证性)指导观察(器材、实验装置的安装、及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示范操作启发思维(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记录和整理4、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类型引入新
2、课的实验演示建立概念、规律的实验演示深化巩固概念、规律的实验演示应用物理知识的实验演示5、演示实验教学技能的一般要求1)、演示的内容应正确、典型,符合教学要求。引入概念和探索规律的实验要力求因果关系简单,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易于解释和理解。因果关系较复杂或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不甚明显的实验,一般作为巩固性实验或应用性实验为宜。2)、选用的实验装置应力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突出关键步骤,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演示实验本身,提高教学效果。3)、演示的现象要直观,有足够的可见度。在可能条件下,要力求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悬念,然后再做演示,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6、提高实验演示
3、效果的策略1)、通过新异的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案例1:怒发冲冠做静电实验时,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时,把一块已经带电的包装用的泡沫塑料块,放在学生头的上方,当塑料块还未接近学生的头部时,该学生的头发就会突然向上飞蓬,此时必定全班哗然,学生学习静电知识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2)、通过有 悖常理实验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案例2: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试管底部放上几条小活鱼,用酒精灯加热斜放着的试管的水的上部,试管中水的上部已经沸腾了,试管底部的小鱼仍在游动着。“沸水养活鱼”,这奇妙的事情怎么能不引人深思呢3)、通过对比实验和多向操作,引导学生深化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案例3:力的合
4、成演示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其合力越小。可以让两个学生拉绳子的两端,当两个分力的夹角很小时,第三个学生握住绳子的中央部分向反方向拉,很难拉动,见图a。如果绳子的两端各让四个学生向相反的方向拉,让一个学生握住绳子的中央部分向垂直方向拉,八个学生的合力却被一个学生的力量轻易地战胜了,这样,便使学生对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感受很深。见图b。4)、通过反证实验,强化知识理解[案例5]用托里拆利实验演示了大气压强后,学生往往不相信管内的水银柱是大气压“压上去”的。这时可做反证实验: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入真空罩里,当用抽气机将真空罩里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看到水银柱逐渐降低;当真空
5、罩的空气几乎抽空时,看到水银柱的高度几乎是零;再把空气慢慢放进真空罩里,可看到水银柱逐渐回到原位。5)、实验演示操作中、增进师生互动在演示光的单缝衍射时,先保持单色光源、缝、屏三者相对位置不变,设想让缝由宽逐渐变窄,让学生估计屏上被照亮的范围如何变化。学生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认为应逐渐变窄,然后实际操作验证学生的结论,结果是先变窄后变宽(变宽时出现的是衍射条纹)这种方法通过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掌握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同理,再改变光的频率(或波长),让学生猜想(推测)及观察图样如何变化,最后改变光源、缝、屏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让学生猜想(推测)及观察图样如何
6、变化等。又例:电学实验中有关电路器材的选择与电路设计是一个难点,教师可把剪好的各种元件、仪表模型吸在磁性黑板上,让学生在选择器材的同时说出选择的理由,最后把这些图连接成实物图。6)、实验演示操作中尽可能展示实验动态过程[案例]在“变压器初、次级电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的教学中,如果只是将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套在示教变压器的两边,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每个线圈的匝数,然后用电压表测一测输入、输出的电压,那么这个实验就十分平淡了。如果在示教变压器铁蕊上只装有初级线圈并接到交流电源上,再用一根长绝缘导线绕次级线圈,边绕边用串联在这根导线上的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来显示输出电压的大小
7、,那么学生一定会对次级线圈匝数越多,电压越高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对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明确以后,还可以悄悄地把变压器上方的软铁拿掉,当学生发现电压与匝数关系不再成立时,再让学生找原因,这样“理想变压器”条件的学习就很富有艺术化。7、实验演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实验演示的程序演示的程序应该是:首先使学生有心理准备,明确演示的目的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然后出示演示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对演示物加以说明,对演示过程和现象加以讲解;最后,对演示结果予以总结,并核查学生对演示及教材理解情况。(2)把握实验演示操作要点第一,教师要对演示物精心选择,做好准备工作,以
8、使所演示的实物或教具真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