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30787
大小:34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27
《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明确几个概念:第一节病原菌的致病性一、细菌的毒力(一)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侵袭力对机体无直接毒害作用。侵袭力由病原菌的毒性酶和荚膜构成。1.细菌的酶2.荚膜(二)毒素1、外毒素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产生外毒素的细菌种类:某些G+菌如破伤风、白喉、肉毒、魏氏梭菌等及少数G-菌如志贺氏痢疾杆菌、的N毒,霍乱弧菌的肠毒素等。外毒素特点:⑴毒性强,小剂量即可致死易感机体。⑵对易感动物组织细胞有高度的特异性,常常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上或器官,引起特殊的病变。⑶外毒素是
2、一种蛋白质。一切破坏蛋白质的因素都有可能使之变性凝固,不耐热,60-70℃20min即被破坏或减弱。⑷溶于水,⑸具有抗原性。⑹外毒素经0.2-0.5%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仍然保留其抗原性制成类毒素。外毒素特点2、内毒素概念:存在于某些G-菌细胞壁的最外层,是菌体的结构组成部(脂体A,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菌细胞自溶、死亡或用人工的方法(如反复冻融、加热、长时间碾磨、超声波等),使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故称内毒素。内毒素的特点:⑴毒性低。⑵无特异性致病作用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⑶内毒素为类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主要成分是脂多糖(简称LPS),故为易被蛋白
3、酶破坏⑷性质稳定,耐热性强,不被100℃1h所破坏。⑸抗原性弱。⑹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不能制成类毒素。外毒素与内毒素性质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存在部位由活细菌产生而释放或分泌到菌体外为细胞结构成分,菌体溶解后释放细菌种类以G+菌多见以G-菌多见化学组成蛋白质脂多糖理化特性不耐热,不稳定,易受氧化剂破坏耐热,稳定,能被酸水解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具有高度特异性症状独特弱。无特异中毒症状抗原性强。剌激产生大量抗弱。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不能制成类毒素二、病原菌毒力的测定最小致死量(MLD):能使特定动物于感染后的一定时间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死量(D
4、L50):在特定时间内能使半数实验动物于感染后发生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第二节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件1、病原菌的毒力与数量2、易感动物3、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皮肤粘膜创伤传染接触传染节肢动物传染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一、感染的来源内源性外源性二、感染的结局一是机体免疫力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使传染告终,机体获得痊愈,并遗留有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免疫力。二是病原菌战胜机体的免疫力,毒害机体,以至造成长期病症,甚至死亡。三、感染的类型1、显性传染概念:又叫临床感染或传染病,指侵入机体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而机体的免疫力薄弱时,则病原菌在机体内
5、生长繁,产生毒素,以致使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生理功能紊乱,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明显传染。类型:链接局部传染全身性传染局部传染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局部病理损害的过程。原因为,病原菌毒力不强数量不多,机体的免疫力较强而将其限制于局部。全身传染指侵入机体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机体免疫力薄弱时,病原菌向周围扩散和蔓延,至适宜病原菌生长的靶器官,引起全身性传染,并出现全身临床症状者,称全身传染。病原菌在全身性传染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病理表现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并不在血液中繁殖,只能短暂经过,但也能传至机体的其它部位。
6、如伤寒病初期。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血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的病理损害,引起显著的临床症状。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流和淋巴液,运至敏感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而细菌不进入血流,如破伤风。脓毒血症:于感染化脓菌发生败血症的同时,化脓菌经血液循环到达其它脏器或组织,引起化脓性全身病变的传染2、隐性感染当入侵机体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时,病原菌被迅速消灭或部分在机体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轻度病理损害,但机体生理功能无破坏,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的意义:通过隐性感染,机体仍
7、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在防止同种病原菌感染上有重要意义。机体可随时向环境排出病原菌。故隐性传染在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带菌状态在隐性感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者处于带菌状态的机体称带菌者。带菌者是体内带有病原,但无临床症状。这种机体不断排出病原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常成为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分为:健康带菌恢复期带菌者第四节病原菌的排出途径在局部传染时,因病灶破潰随分泌物和脓汁排出病原菌。在全身性传染时,发病动物机体的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如鼻漏、眼漏、尿液、粪便、乳汁等)都能排出大量病原菌,是极其危险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