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

ID:57019752

大小:694.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7-26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1页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2页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3页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4页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问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2、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的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3、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杜威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2、。 ——黑格尔1.实践的含义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性质1.实践的含义两层基本的含义A.凡是实践,主体都是人(不是动物)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

3、手段实践的对象智力体力自然界人类社会---生产工具、设备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实践基本要素客观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规律制约(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体现唯物主义观点运用改造实践的特点(2)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表现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体现辩证法的观点社会性:实践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室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时间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制约。(3)实践具

4、有社会历史性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学生思考解题思路3、老师讲课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航天专家研制“神舟十一号”飞船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教育实践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和途径的区别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实践认识的途径亲身实践(直接经验)学习知识(间接经验)注意:判断:(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

5、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可以获取间接经验)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能继续深化发展认识。(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大约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浙江余姚的一座安静的“阳明书院”里,有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摇曳多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王阳明,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他双目发呆,脸色苍白,已经在这里坐了好几天,家里人多次劝他回屋休息,都被他拒绝了。到了第七天,终于病倒了。原来他是在苦思哲学道理。书上说:“格物致知”。“格”是研究的意思,“致”是取得,“格物致知”就是从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6、。竹子是客观事物,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就是想知道竹子的道理,看“格物”能否“致知”,一直到病倒,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于是,他得出结论:格物致知是错误的,知识不能从研究客观事物得来。他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案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

7、,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案例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为什么?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客观结果主观认识实践实践客观世界认识实践结果指导改造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不符合错误符合正确亚里士多德:不同

8、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案例3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归宿。B、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通“殚”)千金之家(家产)。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