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

ID:57014782

大小:15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26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_第1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_第2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_第3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_第4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一、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概述形式上:自我认识(评价)、自我体验(态度)、自我调控(控制)内容上:物质自我(身体及环境外部因素的认识评价)、心理自我(自身内部思维因素)、社会自我(社会担当)(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由哈特提出,将婴儿自我认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主体自我的发展,后两个阶段是客体自我的发展。第一阶段(5~8个月),无我状态。婴儿对镜像感兴趣,但对自己的镜像或他人的镜像并不分化,说明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第

2、二阶段(9~12个月),初步的主体自我,认识身体各部。婴儿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的动作,主动以自身动作与镜像匹配,表明婴儿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三阶段(12~24个月),主体自我发展,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婴儿能区分由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所作活动的区别,对自己镜像与自己活动之间的联系有了明确分化,主体自我得到明显发展。第四阶段(24~36个月),客体自我初步发展,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对主体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客体自我得到初步发展。第五阶

3、段(36个月以后),客体自我形成,名字与身体联系。婴儿开始用言语标示出自我,如使用代词“我”、“你”来区别自己与他人,是客体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这时的儿童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照片中认识自己,用言语表达自己。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形成,是婴儿与物理世界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社会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这对于一个生活在高度社会化条件下的个体是十分重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转折点,

4、也是个性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第一水平: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第二水平:出现最初的独立;第三水平:支配自己的动作。(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愿意”和“应该”的区别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自我评价的发展第一、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和多方面进行评价。第二、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第三、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2)自我体验的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3)自我调节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发展水平相关,还较弱。二、学前儿童的性

5、别化(一)儿童的性别化差异表5-1与性别相关的心理和个性差异(二)儿童的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性别概念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依次,逐次发展。(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对自身性别的自我界定。(2.5岁以上)(2)性别稳定性的发展对性别不随年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3岁以上)(3)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对性别不随人的外表变化而变化(4岁以上)2、性别角色(1)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2.5岁以上)性别角色的掌握有依赖于性别认同的建立,性别认同的建立依赖于认识的发展。(2)

6、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6-18岁)生物取向阶段(6-8岁)通过外观取得。社会取向阶段(9-13岁)社会文化的要求和社会角色的期待(公众的赞同、认可)。心理取向阶段(14-17岁)以男女各自具有的内心品质为主要依据。说说:如何让幼儿的自我意识和性别化得到很好的发展?本节结束,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