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

ID:59824482

大小:8.05 MB

页数:87页

时间:2020-11-24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1页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2页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3页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4页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人生三大经典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学习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有关概念。2.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意义。3.知道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年龄特征与自我教育的活动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自我教育的活动设计目录有位心理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曾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给小猴子一些木块,让它用木块换糖吃,换到后来,木块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来换糖,使这位心理学家捧腹大笑。为什么看起来挺聪明的小猴子会做出如此可笑的动作,

2、而再笨的孩子也不会用自己的手或脚去换糖。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事物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人能够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人有自我意识。有无自我意识是动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线。案例导入理论知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定义1、概念: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察觉,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2、两重性客观的“我”被思考和被反映的对象主观的“我”体验

3、、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主体个体的主观自我的两个基本特征:1、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2、跨时间、空间的“稳定的同一感”个体的客观自我包含三个要素:1、物质的客我2、社会的客我3、精神的客我精神分析论人本主义论二、自我发展的理论主要学派强调自我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自我与欲望的关系主张根据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来理解个体三、自我的结构多维度、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1.知3.意2.情形式知:即自我认识,属于自我的认知成分。主要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形象、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知】情,即自我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的

4、情感成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尊感、自信心、羞耻感、自豪感、自卑感、内疚感、自我欣赏等。自尊感影响到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两个方面。【情】【意】意,即自我调控,属于自我的意志成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掌握、自我控制、自我改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等。三、自我的结构多维度、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1.物质自我3.心理自我2.社会自我内容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权利、义务、责任等,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和价值等的认识和评价。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即胜利自我,是指

5、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谈举止、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即所有物的认识和评价。即精神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智力、情感与人格特征以及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的认识和评价。【资料】:表3-2自我的内涵小结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的形式结构:--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情感体验:自尊感--自我调控: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内容结构: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的历程怎么样?有哪些特点?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动物知道镜子里的图像是它自己吗?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

6、标准点红实验小孩知道镜子里的小孩是他自己吗?什么时候?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6-10个月13-20个月20-14个月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初级自我意识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意识到活动的主体当婴儿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开始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产生愿望和感觉儿童能使用自己的名字或是他人对自己的称呼来称呼自己。宝宝要吃葡萄;嘟嘟吃葡萄。。

7、。一、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自我意识的形成儿童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完成从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我是漂亮的小公主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顺序把自身和物体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言语发生阶段,语言的掌握促进了儿童自我的形成。逐渐用“我”来代替第三人称的称呼。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逐步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即产生了自我评价自我命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主体的我客体的我0~1岁1~2岁2~3岁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特点)1.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

8、2.儿童的自我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其复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3.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