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

ID:57014671

大小:1.6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7-2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_第1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_第2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_第3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_第4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antibiotics第一节概述一、含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antibiotics)是以一个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羟基,以苷键和1—3个分子的糖相联结的一类抗生物质。大环内酯,或称巨环内酯,这个大环亦是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及脱氧糖胺)的内酯环,内酯环可以是由12、14、15或16个单元组成。二、分类(一)多氧大环内酯抗生素14元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竹桃霉素(oleand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

2、in)、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和喹红霉素(cethromycin)等。15元大环内酯类,包括阿奇霉素(azithromycin)。16元大环内酯类包括麦迪霉素(medecamycin)、乙酰麦迪霉素(acetylmedecamycin)、吉他霉素(kitasamycin)、乙酰吉他霉素(acetylkitasa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螺旋霉素(spiramycin)、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罗他霉素(rokitamycin)等。红霉素竹桃霉素泰利霉素Teli

3、thromycin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Josamycin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大环内酯类可结合到50S亚基23SrRNA的特殊靶位,阻止肽酰基tRNA从mRNA的“A”位移向“P”位,使氨酰基tRNA不能结合到“A”位,选择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50S核糖体亚单位可逆性地结合,阻断肽链的延伸MLSB类抗生素对50S核糖体亚基结合位点的拓模式(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特征:26-28元大环内酯。也可以根据共轭双键的数量进行分类。作用机理: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类成分结合,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致病菌的死亡。无抗细菌活力,有抗酵

4、母、霉菌和丝状真菌的活力。(三)蒽沙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环桥类抗生素,其脂肪链的结构和立体化学与大环内酯类相似。如利福霉素。(一个脂及链桥经过酰胺键与芳香基团平面两个不相邻位置相连接)抗菌作用强大。对G+菌和某些G-菌、支原体等有较强的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性1、化学结构差异大,但其抗菌机制和细菌耐药性机制非常相似;2、抗菌谱较窄,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和杆菌以及革兰阴性球菌有效;3、这些药物尤其是氯林可霉素对厌氧菌也有效;4、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对这类药物不敏感,但某些肠杆菌和嗜血杆菌在体外对阿齐霉素敏感;5、对胃酸很不稳定,p

5、H<4时几乎无抗菌活性;6、血药浓度较低,组织(如肺、痰、皮下组织、胆汁、前列腺等)中浓度相对较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7、主要经胆汁排泄,对胆道感染效果好。当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改造的研究方向(1)继续修饰红霉素化学结构;(2)寻找具有抗菌特点的新大环内酯;(3)探索具有抗菌活性以外其他生理活性的物质;(4)开辟新用途。新大环内酯类本类药物的特点有:①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②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③半衰期较长,用药次数少;④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和某些细胞内衣原体的抗菌活性增强;⑤对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⑥不良反应较天然品少

6、而轻。第二节红霉素1.结构红霉素是由红霉内酯与去氧氨基己糖(desosamme)和红霉糖缩合而成的碱性苷。红霉素erythromycin红霉素是由红色链丝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生素,1952年发现,1953年首次上市。种类包括A、B和C、D、E–三者的差别A:C-12=-OHC-3′=-OCH3B:C-12=-HC-3′=-OCH3C:C-12=-OHC-3′=-OH2、物理性质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苦。红霉素是一个碱性化合物,能和无机或有机酸类形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盐类。红霉素碱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结晶形式:它们的结晶水含量和熔点都各不相同,其

7、中有两个晶形的熔点为130-132℃,另一个为190-192℃。风干红霉素含水量为7%-10%。当晶体完全失水后,就变成无定形粉末,但仍不失去活性。3、溶解性和稳定性红霉素碱易溶于醇类、醚、丙酮、氯仿和醋酸乙酯、醋酸戊酯,不易溶于水。因此工业上利用此性质加温至45—55℃并保温,使红霉素碱从水中析出结晶。干燥条件比较稳定。在pH6-8水溶液中也较为稳定。4化学性质红霉素在碱性条件下,内酯环易破裂,加酸后,也不再成环。二、红霉素的生物合成1.红霉素内酯的生物合成2.糖的生物合成3.红霉素生物合成二、红霉素的生物合成dTDP=脱氧胸苷二磷酸,erythronoli

8、de=红霉内酯,mycarose=碳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