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整理稿 说课稿.doc

过秦论整理稿 说课稿.doc

ID:56998277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30

过秦论整理稿 说课稿.doc_第1页
过秦论整理稿 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过秦论整理稿 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过秦论》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板书:《过秦论》贾谊),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

2、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脉络;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新课标指出,应该“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认识“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识辨课

3、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1对联导入法,2提问讨论法,3 讲练结合法,4、及时背诵法★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过程本课计划安排两课时。今天我重点讲第二课时的安排。  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有:  首先,导入课文,我计划从近年热播的古装影视作品导入,让

4、学生明白要了解历史的真相必须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同时让学生结合预习介绍作者情况。培养学生搜寻、整合资料的能力。其次,诵读课文。通过全体学生读课文、教师的纠正范读两个步骤,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另外,使学生整体上对文章有所了解,明确课文的中心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三,让学生主动疏通课文词句,指出应该注意的文言知识点,教师给与总结与点拨,这是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整合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层次,从而理解贾谊论说的逻辑性,也为第二

5、课时分析课文作准备。第五,再次诵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最后布置作业,要求背诵最后三段。  第二课时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借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其次,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这一步我计划设计如下问题:[提问]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符号“〈”连结排列起来。[提问]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第五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

6、点;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这一步我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提问]“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

7、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这一步,我设问[提问]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

8、到落实。  再次,总结课文。引发同学对“仁义不施”的思考。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政策,理解“施仁义”的内涵。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性的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