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67177
大小:275.0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7-22
《道德的起源与人的本质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道德的起源与人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关怀人自身、探讨人是什么的问题。强调你是一个人,你就应该会做人,做一个好人,这就是哲学上的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总是围绕着道德起源和道德修养而展开的。本讲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家各派关于人性善恶观点的评介,以期在批判继承中科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列子·黄帝》一书指出:“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人类内在的需求和感觉,表现成种种行为,凡能有益身心,给人以满足和畅快的情绪,大都获得人们
2、的赞美,被称为善良的行为。反之,凡有损身心,给人以怨恨和痛苦的感觉,大都引起人们的厌恶,被称为罪恶的行为。而行为的善恶源自人类的本性,所以在伦理哲学上,产生了人性善恶的问题。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已有二千余年。人性是善还是恶的思想,首先在儒家那里得到深入探讨和展开。一、人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观点在中华人性论中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即是“人之初,性本善”。从而使这一观点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第一节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在先秦儒家
3、中,孔子最早论及人性问题。《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说的性,指人类天生的本性。孔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似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异。人们的善恶智愚差别,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形成的。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孔子孔子的哲学思维触及了两个问题:一是人类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人具有异于禽兽之性的人性,人性是普遍近似的。“性相近”是对人的类本质的抽象。二是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人性是天生的,而人的道德精神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来塑造。人是道德的动物,“人者,仁也,人而不
4、仁,非人也。”孔子认为,人如果能学习仁与礼的思想,并付诸实际行动,就可成为高尚的人。由于后天的学习实践不同,人既可以向善,成为君子圣贤,也可以学恶,成为乡愿小人。孔子虽然提出“性相近”,但同时也认为人有善恶之别。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含有善的意思,“下愚”则有恶的含义。这上下两种极端的人几乎不可转化,他们是极少数。这样,要习教明道而达去恶向善的便是占大多数的中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创造性命题,却并未说明“性相近”究竟近于什么,是近于善,还是近于恶?所以自他以后,引出了人性是
5、什么,有无共同人性、人性是否可以改变等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问题,促使后人不断深入去探索和解答。后来各家各派的人性学说,都是为各种政治学说提供理论论证,但从道德学说上看,则是通过对道德起源问题的讨论,力求深刻揭示出人的本质,再辅以相应的成善途径和修养方法,最终实现人之为人和治国之道的现实需要。可见,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命题,既奠定了儒家哲学人性论的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哲学人性论的价值取向,对整个中国哲学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孟子沿着孔子的思想,系统地提出人性善的理论。首先,孟子认
6、为性为“天之降才”。人性是人的天性,是人天生的本初才质。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天生的生命本能。他说:“形色,天性也。”形质神貌,是人类天生具有的生命本能,因而是人性的内在涵义。具体如口嗜味,目好色,耳听声,鼻嗅气,四肢求安,这些都是人不待教而知、不待学而能的,都是人天生形质生命本能的表现。2、孟子人性善的思想——孟子二是人天生的良知良能。孟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人是智慧动物,不仅生有形质神貌的生命本能,更重要的是生有聪明智慧,生来便有善心,能够明达人伦物理,具有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
7、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的良知良能,就是指人别于禽兽所特有的道德良心。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良知良能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以也是人性的内容。生命本能和良知良能构成了人的本初才质,这便是人性。其次,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性,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认为性善是自然的现象,
8、至于人有时为恶,乃是环境的影响,并非出于人类的本性。孟子以善规定人性,表明他已初步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的一面,深化了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再次,孟子强调要尽心知性知天。人的善恶差别源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具有的“四端”只是人性善的潜在状态,而要将人性善由潜在转化为现实,还有待于自己尽心去“扩而充之”,即行为者的扩充和存养。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在孟子看来,善心的存养、扩充,犹如山上林木的保护,用心培育则可使四心生成仁义礼智四德而成善,否则,山梁便秃,言行便丑,四心也因得不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