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87570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19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成语故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主备人虞霞所在学校梅岭小学单元第三单元课题8.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2、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理解寓意懂的道理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3、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
2、理解寓意,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带,学生完成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解读、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每则成语故事的内容,学习生字词语。精读第一则寓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复习旧知谁来告诉大家,什
3、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播放课文录音。二、检查预习情况L、出示生字词。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3、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4、指名读课文。5、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1)出示填空:成语《》,讲的是()(填主要人物)()(填干什么),结果()。(2)自由选择填空(3)交流6、指导书写。三、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
4、声读课文,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3、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4、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5、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5、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5、现场表演: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6、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7通过“听”感知课文指导学生学会概括通过读来理解重点词语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每则故事的意思。板书设计:
6、 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二、三部分,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名说说每则故事的意思,说说第一则寓言给自己什么启发。二、精读《滥竿充数》1、指名读课文。2、“滥竽充数”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3、学生紧扣课文题目提问。(1)谁是“滥竽”?(2)为什么要充数?(3)为什么能充数?(4)充数的结果如何?4、学生自主朗读思考,同桌相互交流,指名交流:(1)南郭先生是“滥竽”,
7、因为他从来不会吹竽。(2)“充数”的目的是得到俸禄。(3)为什么能“充数”?因为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给他听。5、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1)出示下列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文章后对其中寓意的领悟,活学活用,在生活中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在说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比较句子,理解句子,指导造句,完成书后作业
8、(2)比较三个句子的不同之处,体会“总是”的意思,用“总是”造句。6、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7、理解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导“不要……而要……”造句。8、指导朗读南郭先生前后变化不同的句子,看插图想象当齐泯王要求单独吹奏时,他是怎样惴惴不安,想象南郭的心理活动说一说,演一演。9、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