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

ID:5685237

大小:5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2-22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_第1页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_第2页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_第3页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_第4页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思想智慧烛照下的历史景观摘要:本文主要从超卓史识、人物形象塑造、史论小说、叙事时间处理以及故事情节的营构几个方面对林鹏的长篇历史小说《咸阳宫》进行了深入的思想艺术分析,指认《咸阳宫》是一部被文学批评界忽略了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关键词:林鹏;历史小说《咸阳宫》;人物形象;史论小说;叙事时间;情节营构从《咸阳宫》这一小说标题就完全可以看出来,林鹏先生所具体描写表现的,是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的战国末期的生活情景。说真心话,的确是只有在认真地读过林鹏先生的这部长篇历史巨构之后,我才顿然醒

2、悟,真正认识到了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小说的写作之难。即如林鹏先生的《咸阳宫》,要想完成这样一部长篇历史巨构的创作,作家首先必须对他所要描写的战国时代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够对战国时代有相对透彻的把握与了解呢?这就得说到这一特定时代的根本特点了。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文化有着早熟的特质,而这所谓的文化早熟,主要就表现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或者也可以说是先秦时代。具而言之,所谓先秦时期的中国文化早熟,就是说早在那个很遥远的时代,以诸子百家为杰出代表的中国文化,已发展到了一种相当巅峰的状态。从

3、某种意义上说,此后绵延长达几千年的一部中国文化史,都可以被看做是对于诸子文化的某种展开与诠释。中国古代的解经学说之所以会呈现一种异常发达的状态,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因此,要想了解把握先秦时期的历史,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对所谓诸子百家的那些代表性典籍有足够深入通透的阅读与理解。但对于当下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这个问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说别的,单是那些现代人一看到就头疼不已的深奥难懂的远古汉语,都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对付得了的。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于历史表象的所谓真实摹写,

4、而是应该在真实再现历史表象的同时,以其超卓的史识穿透遮蔽在历史表层的重重迷障,将某种内在的历史实质或者说历史内核挖掘表现出来。而林鹏先生的这一部《咸阳宫》,就当之无愧地可以被看做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具体来说,林鹏先生乃是凭借着一种对于那一特定历史时代中若干重要历史人物比如吕不韦,比如秦始皇等人的深刻认识而洞穿历史迷雾的。要想更准确地了解把握林先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刻认识,我个人觉得,他的读书随笔集《平旦札》应该被看做是一部十分恰当的参证文本。比如,关于秦始皇,林鹏先生在《平旦札》的第四十一节,就作出过

5、这样的一种评价:“秦朝为何速亡,秦始皇原想二世三世以致无穷,这就是所谓万世一系,谁知二世而亡……这是两千年来学者们一直在讨论的题目。……若让我说,秦不是二世而亡,秦始皇在世就已经亡了,到他老人家一死,二世元年陈胜称王于陈,紧接着六国之后纷纷复起,所谓帝业就算坍塌了。”那么,秦朝为何会速亡呢?“这一切的秘密,就在秦始皇的政策之中。仔细检查他的政策,就可以发现完全是商韩的一套,这是富国强兵的一套,也就是霸道的一套,它既可以把国家引向强大,同时也可以把国家引向灭亡。商韩的药方,不过就是强力的春药罢了。所有后来

6、的帝王,在帝王思想的支配之下,着了急都是这样饮鸩止渴而亡的。”①如果说,林先生对于秦始皇及其强力暴政所持有的是一种彻底否定的坚决立场,那么,他对于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张扬的古代民主思想,所持有的,就是一种毫不犹豫的赞成与肯定姿态。在该书的第三十二节,林先生写道:“他(指秦始皇)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人。《吕氏春秋》对秦之先王的指责毫不留情,而在书中不指名地批判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说词,就可以看作是针对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到了第七十八

7、节,林先生在引述了羊斟和乐毅攻齐这样两个小故事之后,评述道:“这里有一点事情值得注意,这两个小故事都记在《吕氏春秋》中。由此可见,《吕氏春秋》不简单,说它是春秋战国士人文化,士人思想之集大成者,不过分吧。它只告诉你一些具体事情,所谓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究竟是什么,你看着办吧。”②当然,说到林鹏先生对于《吕氏春秋》的高度评价,最值得注意的,恐怕还是《平旦札》的第一一八节。这一节,专门谈论的就是《吕氏春秋》与中国士君子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秦始皇正是乘着这股突然膨胀的帝王之风,冲上他们贵族老爷们梦寐以求

8、的皇帝宝座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时期里,士君子们将自己的理想明确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士君子文化的伟大创举,吕不韦为它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孔子删定诗书礼乐,作春秋,为后世确立大经大法,世称素王之事业。吕不韦观上古,察今世,为后世立法,作《吕氏春秋》,其与孔子之事业相同。世称《吕氏春秋》‘为秦立法’。他既为秦相,可能有这个意思。然则,肆无忌惮的指斥秦之先王,毫不客气地指斥当世俗主,恐怕不像独独为秦立法的样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