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76208
大小:20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2
《科普人才结构如何合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普人才结构如何合理时间:2012年01月08日来源:学习时报作者:任福君张义忠 目前,科普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瓶颈。到2010年末,我国各类科普人才已达195万人,“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普人才规模将达到400万人。建设如此规模的科普人才队伍怎样才能做到结构合理?如何实现各类科普人才统筹协调发展?人才分类是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人才分类是实现有效开发与管理各类人才的关键。人才分类的标准不同体现了不同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和理念,如果将相应的人才分类转化为人才资源的运行过程,就会形成不同的人才分类及其管理效应,科普人才也是如此。 科普人才是指具备
2、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这一界定体现了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有机统一的具有包容发展理念的科普人才观。目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展开和深化,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和职业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些新兴科技、文化领域对专门科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在科普人才分类中要有包容发展的理念,对这些新兴科普重点领域的科普人才予以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适应当今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科普人才分类、合理的科普人才结构、层次分明的科普人才组织,才是我国有效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必
3、备条件,也是促进我国各类科普人才真正形成有效科普能力的基础。因此,从不同的维度构建具有包容发展理念的科普人才分类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中要注重科普人才标准的多维度性和包容性、科普人才的适用范围的广泛性、科普人才组织层级功能的合理性及相应的科普人才科学合理的分类。 根据科普人才的职业化程度可以将科普人才分为专职科普人才和兼职科普人才。科普专职人员是指从事科普工作时间占其全部工作时间60%及以上的人员,包括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科普管理工作者,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中从事专业科普研究和创作的人员,专职科普作家,中小学专职科技辅导员,各类科普场馆的相关工作人员,科普类
4、图书、期刊、报刊科技(普)专栏版的编辑,电台、电视台科普频道、栏目的编导和科普网站信息加工人员等;科普兼职人员是科普专职人员队伍的重要补充,他们在非职业范围内从事科普工作,工作时间不能满足科普专职人员的要求,主要包括进行科普(技)讲座等科普活动的科技人员、中小学兼职科技辅导员、参与科普活动的志愿者和科技馆(站)的志愿者等。划分专兼职科普人才的分类依据在于科普人才从事科普的职业化程度。在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这一划分的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科普人才的执业制度建设,有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科普人才执业制度和管理机制;二是通过相应的职业激励,有利于广泛动员和调动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
5、三是有利于形成科普事业发展的社会合力,建立包容广泛的科普人才吸纳和利用机制。 根据我国科普工作的组织层级将科普人才分为基层科普人才和中高层科普人才。在我国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与生活条件往往较为艰苦,这是我国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薄弱环节,而且基层科协组织和部门在人才吸引与人才保留方面相对不具优势。为此,“十二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国家着力强调加强基层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基层科普人才是指在基层科协组织或基层组织的科普人才,根据其科普服务的主要对象、内容可将基层科普人才分为农村科普人才、城镇社区科普人才、企业科普人才、青少年科普人才和科普志愿者。《中国科协科普人才规划纲要
6、》提出了面向基层发展科普人才的原则,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和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面向城乡基层的实用型科普人才。根据科普人才科普工作的组织层级划分科普人才类型,有利于明确科普人才工作或直接服务的组织层级,有利于彰显科普人才服务的对象的基层化和服务层级的基础化,更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推动科普人才的布局和科普人才流动的合理化和良性化。 根据科普人才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的高低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可以将科普人才分为高端科普人才和中低端科普人才。高端科普人才是指科普人才中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高,对科普
7、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科普人才。高端科普人才对科普事业的贡献在于其突出的引领、带动效应,在于其在科普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过程中的引擎力量,高端科普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可以带动整个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然而,由于我国高端科普人才奇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各主要领域都希望能够尽快培养和造就相应领域的高端科普人才。为此,《科普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水平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高端科普人才的全社会、跨行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