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

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

ID:56698788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5

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_第1页
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一、物质的检验:1、基本概念:鉴别:根据物质的特性对多种物质作区分性判断。鉴定:对物质组成的元素、离子或原子团以及组成相关的性质进行全方位的判断。推断:通过实验步骤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2、物质检验的方法:一般是根据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利用化学性质。在做题时必须交待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根据现象而得的结论。同时要注意共有现象的干扰。如:(1)和Na2SO4均能与酸化的Ba(NO3)2产生白色沉淀,CO2和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继续通入则都可变澄清。(2)检验SO4

2、2-离子存在的正确方法是:先用盐酸酸化,这样可排除CO32-、SO32-、PO43-和Ag+干扰,再加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一定有SO42-离子存在。[例1]贮气瓶中贮有有色气体,可能是由NO2、CH4、CO2、HCl、NH3、Br2(蒸气)等气体的几种混和而成。进行如实验:①通少许于水中得无色溶液;②通少许AgNO3溶液中有沉淀生成;③通少许于澄清石灰水中,无浑浊现象;④通过盛水的洗气瓶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由①可判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由②可判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由③④可判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二、物质的

3、分离和提纯1、基本原理:混和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混和物中各组分分开,并恢复到原状态,得到比较纯的物质。物质的提纯则只要将杂质除去即可。物质提纯的原则为: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变、易分离。2、常见的分离方法的选择:(1)固体与固体的混和物:①杂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法,如碳酸钠中混有NaHCO3;②一种易溶,一种难溶,用法,如NaCl中混有泥砂;③二者均易溶,但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不同,用法,如NaCl中混有KNO3。(2)液体与液体的混和物:①沸点相差较大时,用法,如石油的分馏;②互不混溶时,用法,如苯与水的混和物的分

4、离;③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时,用法,如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3)气体与倔体的混和物:洗气吸收法。对胶体还有盐析、参析等方法。3、提纯的方法可归纳为: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即可将杂质除去。[例2]用Na2CO3、NaOH、BaCl2和盐酸作试剂,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a2+、Mg2+和SO42-离子。(每种试剂只能使用一次)。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和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练习题: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时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C.先

5、加稀硝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2.已知a、b、c、d、e分别是Ca(OH)2、Ca(HCO3)2、HCl、Ba(NO3)2、Na2CO3五种物质水溶液中的一种,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如下:注:↓表不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abcdec↓↓/↑—b↓/↓——可以判断c与e分别为()A.Ca(HCO3)2与Ba(NO3)2B.Ca(OH)2与Ba(NO3)2C.Na2CO3与Ca(HCO3)2D.HCl与Ca(OH)23.下列混和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苯和溴苯B.乙酸乙酯与碳酸

6、钠溶液C.甘油和水D.苯和三溴苯酚4.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炭粉B.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将H2和O2混和气体通过赤热的CuO以除去氧气中的氢气D.干燥H2S中的水蒸气,将混和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5.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请加以鉴别:(1)应选择的一种试剂是(填标号)A.NaOH溶液B.甲基橙溶液C.稀盐酸D.澄清石灰水(2)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6.现有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为CaCO3、BaCO3)需分离出BaCO3,并尽可能除去

7、Ca2+,为完成此分离查得有关溶解度(克/100克水)数据如下:温度物质0℃50℃80℃Ca(OH)2Ba(OH)20.1731.640.13013.10.004101.5分离要求:(1)原料只有矿石、焦炭和水,不用其它化学原料;(2)Ca2+含量越低越好。下图是分离的实验步骤,在箭头上方注明反应所需条件、方法和所需的物质,在方框里写上各步产物的分子式或化学式。矿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