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

ID:56661058

大小:1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2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 清朝晚期文化(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朝晚期文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史界革命”兴起的背景及相关内容。2.分析梁启超的新史观。3.掌握清末重大考古成就——甲骨文的发现。4.掌握“诗界革命”思想内容及代表人物。5.分析黄遵宪诗歌内涵。6.掌握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7.掌握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京剧的形成和发展。8.了解上海画派与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的艺术特色。二、德育目标1.通过对“史界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对封建传统史学理论的一次挑战和革命,它是在“卫种族、长国威”的呼声中兴起的。这不仅体现了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新意识,而且更反映了他们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

2、强的爱国主义品质。2.“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兴起于近代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中,这是中国近代文学思想界的一次重大的革命,特别是诗歌和小说中反映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反对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内容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十分值得提倡的。是对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一手好材料。3.京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见证,是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化艺术奇葩,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4.通过对任伯年、吴昌硕等近代著名画家艺术作品内涵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艺术作品中都含着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关切之情,从而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三、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史界革命”发生内外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归纳、分析梁启超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材中提到的有关“史界革命”和“诗界革命”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思想特色的分析,提高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史界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内涵。2.梁启超和他的史学著作。3.“诗界革命”代表人物和思想特色。4.黄遵宪和他的诗。5.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教学难点1.理

4、解和分析梁启超的新史观。2.归纳梁启超历史活动并对其评价。3.中国近代诗歌、小说艺术领域包含的反帝思想特色。●教具准备1.投影仪。2.多媒体教学设备。3.幻灯片。●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给学生讲清“史界革命”“诗界革命”兴起的思想内涵。2.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图示教学法:对本节课史学、文学、艺术成就通过列表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印象。●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清代晚期的历史学成就、文学成就以及艺术成就三个主要方面,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

5、教师在分析“新史学及考古学成就”这一问题时应采用分析论证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史界革命”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二、“诗界革命”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分析“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特色。还要围绕“诗界革命”这一主题补充相关材料,设计问题,加深学生对“诗界革命”的理解。三、教师在分析“京剧形成和著名画派”一目时,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巧设课堂教学情境。在教学中一方面使学生陶冶艺术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四、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练习题,扩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五、课堂最后,可列表对本节

6、内容进行总结,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清朝晚期,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日益加深。先进的爱国人士冲破封建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其中,在“卫种族,长国威”的呼声中,“史界革命”勃然兴起;描述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折射华夏;文化艺术领域异常活跃。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清朝晚期史学、艺术、文学发展的有关情况。[板书]第二节清朝晚期文化(二)一、新史学和考古的成就1.“史界革命”兴起的原因[教师讲述]这一节我们讲述的内容跟上一节课是一脉相承的,在西方资本主

7、义入侵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的史学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状况。这是“史界革命”兴起的外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卫种族,长国威”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改造封建史学,提倡先进的史学已经与救亡图存的任务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这是“史界革命”兴起的内因。[教师提问]新史学的突出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代表作中包涵的观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新史学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夏曾佑,梁启超的史学代表作是《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论文,主张要探求历史发展的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