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ATP和酶》同步练习4 苏教版必修1.doc

高中生物《ATP和酶》同步练习4 苏教版必修1.doc

ID:56609944

大小:7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高中生物《ATP和酶》同步练习4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生物《ATP和酶》同步练习4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生物《ATP和酶》同步练习4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ATP和酶》同步练习4 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节酶与ATP1.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不多。这是因为A.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B.大量能量合成了磷酸肌酸C.大量能量没有释放出来D.大量能量随汗水流失了2.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数量之间的关系3.已知1个葡萄糖分子经过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36或38个ATP。1molATP的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约30.54kJ;1mol葡萄糖氧化共释放2872.2kJ能量。则细胞中能量的转化率最低为A.25%B.30%C.38%D.46%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中的纤维素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B.蛋白质的

2、储能少,所以不作为能源物质C.脂类中的类脂主要用于膜结构的组成D.糖元也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之一5.下列物质水解后所释放出的能量可直接用于肌肉收缩的是A.肝糖元B.肌糖元C.葡萄糖D.三磷酸腺苷6.生物氧化(有氧吸呼)不同于燃烧的是①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释放的②有机物中的能量爆发释放的③释放能量与ATP的生成是偶联的④生物氧化也是氧气对有机物的直接氧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下列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B.苯进入生物细胞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8.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

3、凝固最快?A.0℃B.15℃C.25℃D.35℃9.下列有关能量的表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总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B.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C.动物和人体内,形成ATP的途径只有呼吸作用D.每克脂肪储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C、H比例高10.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请回答:-3-用心爱心专心(1)在35℃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的。(2)在度和度时,催化效率都降为0,但在再回复到35℃时,仅者的催化效率可望恢复,表明者的酶的分子结构已遭破坏。11.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

4、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脱脂棉。实验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紫色物质(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能证明酶也能发生双缩反应,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验步骤:(1)(2)(3)(4)结果观察:结论:12.工业上常用发酵罐生产淀粉酶,现用发酵罐研究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影响,将多种不同碳水化合物用于研究,实验中,pH值维持在7~8之间,其它条件保持稳定,测定淀粉酶的产量(相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玉米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乳糖不含糖

5、淀粉酶产量(相对值)235179521700(1)关于碳水化合物种类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影响,你有何结论?根据这一结论再做出一项假说。(2)说明淀粉酶的一项商业用途。(3)为什么说微生物能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是其具有的生存优势?(4)进一步研究酸碱度对于微生物淀粉酶产量的影响,只用一种碳水化合物,结果如下表所示:pH6.06.57.07.58.08.5淀粉酶产量(相对值)0413181411①这项研究中使用哪一类碳水化合物最为合适?②评价酸碱度是如何影响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3-用心爱心专心参考答案1.C(无氧呼吸的产物中含大量能量)2.B(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但高效性也是有一定

6、限度的,底物浓度过高对速度无太大影响)3.C(36x30.54/2872.2=38%)4.B(蛋白质一般不作能源物质,但在能量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作能源)5.D(ATP是直接能源)6.A(生物氧化是一个系统反应,经历了很多步骤)7.A(分清耗能的生理过程有哪些)8.D(酶的最适温度与体内温度接近)9.D(光能合成细菌也利用光)10.由高温到低温和由低温到高温对酶的影响是有差异的。高温可使酶变性失活。答案:(1)最高(2)0100前后11注意前后实验步骤不要有干扰。答案:实验步骤:(1)制备蛋清:取少量蛋清于小烧杯中,加水30mL调匀(2)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

7、唾液挤入小烧杯中(3)对比实验:取两支试管,编上号,在1号试管中注入2mL蛋清液,2号中注入唾液,然后各加入2~3滴5%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向两支试管加入2~3滴3%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均匀(4)结果观察:振荡均匀后,静置一会后,可看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了紫色。结论: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存在着与蛋清中同样的成分(蛋白质),而唾液中除水外主要成分是酶,故唾液中的酶是蛋白质。12.该题材料比较新颖,通过本题要知道酶的专一性特点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答案:(1)在以多糖为原料的情况下,产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