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516520
大小:1.5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26
《小学6年级语文教案: 第10讲 分析记叙文的思路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六年级辅导科目:语文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B/C/D/E/F段主题第10讲分析记叙文的思路结构教学内容1.了解记叙文常见的结构类型,掌握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一般方法。2.培养记叙文整体阅读的能力,做到答题思路清晰。教法指导:1、教师用导入环节,做趣味互动,与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找到与说明文知识点相关的特点,进行探索、思考。可PK、讨论,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兴趣。2、结合上节课课后预习,完成练习。可以合作,生与生相互讨论、探索,也可PK,谁说的最准确。比一比谁是答
2、题王!师:当你站在一座宏伟的建筑面前(比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等),首先映入你的眼帘的是什么呢?(整体结构,造型)一座房子有它自身的结构,一本书有它的目录和各个篇章,一首曲子有它的前奏、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甚至任何一个字,都有它一笔一画的构造。师:那么,同样的道理,当你面对一篇文章的时候,也要试图通过文字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
3、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教法指导: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由于本讲课程为阅读课,讲解时尽量放慢速度,力求学生都能听懂,可适当延展难度,但不要过难。2、如遇学生基础好,已经熟知知识点的,老师可采用回顾式、分组PK式、思维导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注意由于学生年龄段不高,知识梳理时尽量多使用一些联想式、图画式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3、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4、【知识梳理】把握文章结构的方法一般来说,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和转折关系。从外部的语言标志入手,是分析段落组合结构关系的简捷途径。比如:“然后、接着”等词标志着承接关系;“而且、况且”等词标志着递进关系;“因此、由此看来”等词标志着因果关系;“但、可是、然而”等词标志着转折关系;“只有这样、这样”等词标志着条件关系;“意思是说、具体地说”等词标志总分关系。1、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①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语包括:a、衔接上下文的,
5、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b、表指代性的词语,如“此”、“这”、“即”等;c、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②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抒情、议论性的句子。2、注意语句间组合关系,看其是否围绕同一中心。文章是由段落层次组合而成的,其内容是根据语段的大意来综合的,各语段间、层次间,不管怎样排列,但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个语句间都有一定的语脉,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住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3、常用的文章结构层次分析法①时间推移分
6、段法:注意抓住时间词。②空间转换分段法:注意文中空间方位、地点的变换。③内容性质分段法:主要根据文中所写人、物、事等内容的不同划分。④情节过程分段法:按情节的展开过程分段。⑤结构特点分段法:注意文体的结构特点、方式。4、注意文中的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对语气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过渡词、过渡句和过渡段,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注意文中的交代照应。一种是文题照应;一种是文章的首尾照应。照应能使文章结构清晰,同时对表达主旨有强化作用。【典型例题】教法指导:1、教师
7、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吉先生(1)吉先生的名字很怪,姓吉,名吉,在中文系开一门很冷僻的课,专讲中国方言。这门课居然很受学生欢迎,第一是吉先生的口才好,在语言上有特殊的天赋,他能讲许多种方言,惟妙惟肖。有人说他如果去说相声,定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大腕。第二是吉先生为人很随和,没有架子,永远是笑眯眯的样子,对生活有一种相当达观的理念。(2)他
8、业余最大的爱好,是逛古玩市场,专找那些小摊子转悠,不时地买回一些小玩意儿,如印盒、印章、玉环、玉佩之类,用行话说他收藏的是杂项。许多年前,他买了一块田黄印石,很得意,时刻带在身上,逮着谁必拿出来炫耀。看过的人都说这是一块黄玉,不是田黄印石。他哪里肯信,依旧高高兴兴地让人欣赏。那时,当过他硕士导师的甘辛老先生还在世,说:“人说是假,他自认是真,并以此得到愉悦,正如佛理所称‘境由心造’,一般人是做不到的。”(3)甘老先生最不满意吉先生的,是他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