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83627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4
《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感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 论文栏目:初中德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3-9-2911:58:37 643·1.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文化是教育资源,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借助多种多样的载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师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情操中包含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德育顶层设计,将社会责任体现在学校文化内涵之中。例如,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升级,从“培养奋飞之鹰”升级为“培养结伴奋
2、飞之鹰”,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凸显出来,为开展系列的社会责任感主题教育提供了理念依据。二是进行德育主线设计,要规划出一个包含多层面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的序列。学校德育有多方面的内容,如行为规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许多活动都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有关,所以,学校可以此为主线,将这些活动设计成一个序列。三是进行活动内涵设计,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融入社会责任感教育。德育工作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从精神层面引领学生。例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自主管理能力和对班级发展作贡献的奉献精神等层面来激励学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班纪班规的遵守层面。四是
3、进行校园语境设计,营造弘扬社会责任感的宣传氛围。例如,学校的标语、橱窗、升旗仪式、校报(刊)、广播、网站等,都要有意识地把先进人物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来,使学生感觉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在践行社会责任感。2.构建家庭教育氛围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应该从小开始,从生活和学习入手。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要把孩子的道德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要与家长携手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学校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注重育子目标设定,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例如,在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时,要阐述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理念,介绍学校在
4、这方面的工作,推介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指出家庭教育中要严防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现象,使全校家长都能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二是注重育子方法指导,整理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家庭教育案例,提炼成功经验。学校在教师培训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理念提升,以使教师在和家长的交往中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撰写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案例,通过家长会、校报、学校网站、家校互动平台等路径传递给家长。三是注重家校互动合作,学校牵头开展需要家长参与的社会责任感主题活动。学校要找准切入点,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例如,可以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家校互动活动序列
5、: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以寒暑假社区实践为契机,开展公益精神教育;以重大时事为契机,开展时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3.构建社会精神氛围社会精神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教育力量,从多种路径来影响每一个社会人。社会精神对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学校不能仅仅重视校园的内部世界,要放眼时代和未来,关注社会精神中的优秀内容,批判社会精神中的消极内容,构建具有学校特征的社会精神教育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吸收社会教育资源,要将代表先进文化的社会精神及其背后的故事引进学校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中的先进文化和风尚要为
6、学校所用。学校要引导师生关心天下事,评论天下事,研究天下事。不论是教工大会、升旗仪式,还是团队活动、学科教学,都应关注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地震救灾英雄人物”之类的社会教育资源。二是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校是社会的一分子,要通过场地开放、与社区单位共建、学生社区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教学风采宣传等工作,体现学校师生融入社区、关心社会、注意社会形象的责任意识,使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好评反过来促进学校师生的道德建设。三是形成社校互动教育模式,引进校外的单位与个人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使师生从他们身上感受社会责任感。社会有分工,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
7、阵地,但是我们要树立大教育思想,社会中的每个单位和每个公民都有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方能形成社会合力。我们既主张师生要为社会服务,例如关爱孤寡老人,也主张为高校师生、企业职工、创业团队提供支持学校教育的机会,使我们的师生感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对教育的责任感。策略二:在学科德育中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科德育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注意选择素材、时机、方法和内容,达到自然融入的状态,不能单调和呆板,也不能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育人理念、深厚的学科知识背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