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4597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1
《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 民间游戏合作能力幼儿园家庭交往 内容摘要: 民间游戏是一种广为流传,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多以合作游戏为主其中包括学会分配角色,遵守规则,协商解决争端等内容,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是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以民间歌谣为素材,寓教于乐,盟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开展民间游戏,培养合作精神,体验交往情趣; 三、注意民间游戏与程整合,拓展幼儿生活、
2、学习空间,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交往的情趣。 四、家园携手,共同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合作意识的形成。 正: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合作能力的发展愈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社会中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体现。当前,我们所培养的这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好东西一个人吃,玩具一个人玩。家长容易忽视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可塑性很强的幼儿期不注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一定的影响。 民间游
3、戏是一种广为流传,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多以合作游戏为主其中包括学会分配角色,遵守规则,协商解决争端等内容,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是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以民间歌谣为素材,寓教于乐,盟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对于幼儿说,他们对各类儿歌充满着学习兴趣,儿歌的朗朗上口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我们利用民间游戏作为教育内容,寓儿歌于民间游戏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从兴趣出发,寓教于乐,在合
4、作中初步开展民间游戏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首先,我们选择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幼儿易学好玩的民间游戏歌谣,并利用一日活动各环节开展含儿童歌谣为趣味内容的民间游戏,不断增强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的兴趣。我们就利用民间游戏的随意性和多样性进行调整,请动作快的孩子自由组织起玩些“金锁银锁”、“抓沙包”或手指游戏之类较安静的游戏,或请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游戏,这样,在吟吟、念念中照顾到了每个孩子的能力,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而且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进行发展。 2、在民
5、间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民间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由于民间游戏的易学和趣味性给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增强自信,如我班的一位小女孩,她平时既不与人交往,也不愿以任何方式表现自己,就算是我们问她的话都是勉强回答,可是在经过几次“金锁银锁”、“击鼓传花”等游戏后,开始几次还不愿意,可我没有勉强她,经多次游戏的气氛让其感受了游戏的快乐,终于在一次“击鼓传花”游戏中出乎意料地,她唱起孩子们爱唱的《小燕子》,虽然她唱得并不完整,可她终于愿意表现自己了,于是特别表扬了她,看着她
6、开心的笑容,我也感到很欣慰。而且从这以后我发现她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而且也更愿意主动和老师亲近、与小朋友交往了,性格明显活泼了许多。 二、开展民间游戏,培养合作精神,体验交往情趣 1、学会角色分配 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例如:在玩民间游戏时,有的孩子轮不到这个角色就会不高兴,也有的孩子不肯与别人交换角色。而帮助幼儿协商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戏的前提。我在组织幼儿玩民间游戏时,就请幼儿轮流担任角色,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的意识;其次,引导幼儿学习分配角色,互相商量:“这一
7、次你做小狗,我做小鸡好吗?”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接受这样的分配。但也有个别任性的孩子明显不受大家的欢迎。例如:有些孩子总喜欢挑自认为本领大的那些角色,而不愿扮演一些弱小的角色。这类孩子会尝到小朋友都不理会她的滋味,老师只要适时说一句:“要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应该和小朋友好好商量。”孩子为了玩游戏肯定会和小朋友愉快地玩起。 2、遵守规则 规则在合作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据。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所以,合作要受到规则的约束。 在平时的游戏中,发现有的
8、孩子不理解规则,有的知道游戏规则确喜欢耍小聪明,不遵守规则。于是,其他幼儿会接二连三地向老师告状,游戏也因此无奈地停下。 我们利用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将游戏中的一些规则,讲解得生动形象,使孩子易于理解。例如:民间游戏《爆米花》的规则应该是:扮米粒的幼儿当听到最后一个字:“抓”时,才能往圈外跑。我说:“米花熟了,大家都要抓起吃了,这时你才可以往外逃。”绝大多数孩子理解了这一规则,并能遵守规则,但也有的幼儿,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规则,还没听到“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