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

ID:56401146

大小:9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6-16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_第1页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_第2页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_第3页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_第4页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手法之动静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孙子·九地》一、动静何许人所谓“动与静”,是对形象特征做动态或静态(是否运动、是否发声)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二、动静题何解(一)动静结合1、定义:同时描写静态和动态的事物,使作者笔下的景物显得丰富多彩,相映成趣。2、示例: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请就动静的角度对诗歌中间两联进行赏析。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

2、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请就动静的角度对诗歌中间两联进行赏析。3、答题模板:①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②哪句是静景,哪句是动景。③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备考答案:中间两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描绘出十里柳堤环笼晴苑、千条柳枝遮蔽旧时营垒的繁茂景象,是静景;颈联描绘晓燕急飞、雨香花落的盎然景象,是动景。二者相映成趣,描绘出柳堤之上春意正浓画面,体现出作者之于柳堤的喜爱之情。4、练习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

3、睡鸳鸯。请就动静的角度对诗歌三、四句进行赏析。备考答案: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三句燕子翩飞是动态描绘,第四句鸳鸯慵睡是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祥和宁谧的画面,流露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练习2楚江怀古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赏析。备考答案: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苍山即苍茫的青山,二者是静的;明月冉冉升起,江水滔滔流淌是动的。两句动

4、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阔大苍凉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烘托了作者楚江怀古孤寂悲凉的心情。探究:动静结合在形式上的存在特点: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楚江怀古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上下联,上下句,一句之内有动有静。(二)以动写静,化静为动1、定义:将本来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感,静物写活,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

5、趣盎然。2、示例: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赏析: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3、答题模板:①运用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的手法。②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一个“”字,赋予描写对象以动感,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景物什么特点。

6、③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备考答案:运用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的手法。描绘出雨后嵩山高耸如云的景象,一个“出”字赋予山峰以动感,活灵活现地描写出嵩山的清秀高挺,表现了对雨后嵩山的赞叹与喜爱以及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4、练习最爱东山晴后雪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软红光里涌银山”一句中“涌”妙在何处?“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景象。“涌”字还运用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的手法。描绘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

7、光芒的景象,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突出了东山的瑰丽奇特,表达了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三)以静写动,化动为静1、定义:将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2、示例: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赏析: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把活生生的瀑布远景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使人如临画中之境,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四)以动(声)衬静1、定义: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声音)的描写,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里显出静态。2

8、、示例: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赏析:诗人登上高处,耳边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以动(声)衬静,烘托了秋空旷远寂寥,表现了作者登高时孤寂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