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88550
大小:66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6-1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开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b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气歌(节选)文天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恶乎长()馁也()不慊于心()苗则槁矣()胶鬲()傅说()丈夫之冠()法家拂士()【复习检测】1、读准字音wūněiqièɡǎoguànɡéyuèbì【基础检测】2、掌握通假(1)行有不慊于心(2)戒之曰(3)往之女家(4)曾益其所不能(5)困于心,衡于虑(6)入则无法家拂士“慊”通“惬”,满意“戒”通“诫”,告诫“女”通“汝”,你的“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横塞“拂”通“弼”,辅助【基础检测】3、特殊句式(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2、也(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判断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3、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研习课文齐读《孟子·公孙丑上》:思考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配义与道”形态性质2、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1.直养.2.集义.3.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研习课文思考3、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2)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4、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
4、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配义与道,助长害之。所谓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小结:孟子的“人格修养”孟子的战斗性正源于自身充盈着的浩然正气。他用这正气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唤醒民众向罪恶统治作斗争。浩然正气贯穿在他一生的全部言行之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
5、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指名朗诵《孟子·滕文公下》?讨论关键词是大丈夫;论题是何谓大丈夫。2、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3、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
6、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指名朗诵《孟子·滕文公下》?讨论景春是从内心里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他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张仪、公孙衍他们表现在外面的威势和个人的为所欲为。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情感上是不认同二人的行为的。说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何叔京曰:“战国之时,圣贤道否,天下不复见其德业之盛。但见好巧之徒得志横行,气焰可畏,遂以为大丈夫。不知由君子观之,是乃妾妇之道耳,何足道哉?”——朱熹《四书集注》“谄媚从来不会出自伟大的心灵”。——巴尔扎克4、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指名朗诵《孟子·滕文公下》?讨论不改志
7、节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等。5、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都是对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1、东汉的陈蕃说过:“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在陈蕃眼里,只有那些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志向高远、豪情干云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2、三国时的李谧曾这样感叹:“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在李谧心里,只要有书读,给个皇帝也不当,拥有学问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3、东晋的桓温这样说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