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ID:28315089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9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_第1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_第2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_第3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_第4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③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④背诵经典文段。2、过程与方法①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②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不解处在课堂上交流,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疑难。③加强诵读。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

2、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习重点〗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学习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语设计(副标题:孟子的养气说)多媒体显示学习流程图。(检查预习→通晓文意→具体研习→深入探究→吟咏背诵→课堂小结)二、检查预习1、记字音馁也慊于心闵其苗揠苗苗槁矣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2、识通假不慊于心(惬)而勿正(证)无若宋人然(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悯)戒之曰(诫

3、)往之女家(汝)曾益其所不能(增)衡于虑(横)法家拂士(弼)3、思异义今日病矣(疲累,倦困)丈夫之冠也(男子)无违夫子(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这个)4、辨活用以其外之也(名作动,把……看成心外之物)丈夫之冠也(名作动,加冠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使……乱,使……改变,使……屈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动,使……困苦,使……受累,使……挨饿,使……受穷,使……混乱,使……惊动,使……坚韧)人恒过(名作动,犯过错)入则无法

4、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作名,内,外)5、析句式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者矣(定语后置)助之长者,揠苗也(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状语后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状语后置)三、通晓文意1、课前学生对照注释通读自译,标注出疑难点。2、学生分组提出通译中遇到的疑难点,由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3、重点语句翻译。多媒体显示例句,指名学生翻译。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

5、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四、具体研习(1)学生齐读课文。(2)在这个语段中,孟子说他有一项擅长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八个字中我们

6、要深入研究两个问题:何谓“浩然之气”?如何“善养”此“浩然之气”?带着问题再次齐读课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补充说明。①何谓“浩然之气”?②如何“善养”此“浩然之气”?(3)小结:语段从正反两方面说出了养此“浩然之气”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它的养成必须结合道义,不带有功利之心,并且这种精神的养成不可以半途而废也不能急于求成,它是一种由心而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过程。大丈夫思想①齐读课文。②景春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两个人是大丈夫?③孟子为什么认为他们不是大丈夫?④孟子认为什么人才是大丈夫?⑤思考:第

7、一选段是讲“浩然之气”,第二选段是讲“大丈夫”.---思想,字面上看似不相同,但编者为何把它们编在同一章节中?两者是否有共同点?有何共同点?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大丈夫”思想就是“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形式,凸显的都是对仁义礼的坚守。㈠《孟子·公孙丑上》1、齐读本章最后一段,思考:何谓“浩然之气”?(用原文回答)学生用原文回答后教师解析,多媒体补充朱熹《四书集注》的内容并加以解说。“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朱熹《四书集注》)“至大,初无

8、限量。至刚,不可屈挠。盖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其体段本如是也。惟其自反而缩,则得其所养,而又无所作为以言之,则其本体不亏而充塞无间矣。”(朱熹《四书集注》)周振甫先生:孟子“所说的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感”。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即最伟大、最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上说的。第二,“配义与道”。即要用义和道去配合它。这是从“浩然之气”的性质上说的。所谓“义”,即正义。《孟子·离娄上》云:“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