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

ID:56384097

大小: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22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1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2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梳理文言文考点,理解文言语法现象;掌握停顿、短句的方法和规律学会翻译,把握文意。教学类型:复习课教学时数:两课时开篇词: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南通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外。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文言文句式、文言文断句、停顿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文句式。●文言句式理解一、导入语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

2、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二、课前热身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  B.士卒多为用者C.甚矣,汝之不惠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问:怎么做出来的: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教师总结做题方法: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②积累时,要记例句,不能脱离语境孤立记忆。三、知识梳理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

3、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学生交流,归纳)1.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等形式。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④菊,花之隐逸者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如: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非死,则徙尔。⑥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此人力士。2.被

4、动句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2)“为”“为……所”表被动。如:①士卒多为用者 ②为予群从所得。(3)没有语言标志,意义上表被动如:帝感其诚。3.倒装句(1)宾语前置通常分为三种情况: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弗之怠。”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2)定语后置①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②用“者”的后置。如: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置于句后作补语。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行者休于树”“徐喷以烟”“屠惧,投以骨”(4)主谓倒装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幸哉,今日也。”4.省略句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④省略介词宾语。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固定格式如……何:把……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以……为:把……当作。以虫草为

6、林……孰与……:……与……相比,谁……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得无……乎:怎能不……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不亦……乎:不是……吗不亦乐乎?四、课堂检测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④屠惧,投以骨  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⑦苛政猛于虎也      ⑧见渔人,乃大惊⑨刿曰:“何以战?”   ⑩君将哀而生之乎●句子停顿和断句一、导入语文言断句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对文言句子能够正确地断句,可以看

7、出同学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而考生要了解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二、考题呈现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用“

8、”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请学生总结刚才断句时感受。讨论划分断句方略:读文段,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明确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中考文言文文体主要是记叙性文段——把握事件梗概

9、、有那些人物等等。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大的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再让学生断句。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先请学生概括写了什么人物、故事梗概。(宋人、子罕;子罕拒受宝玉,以不贪为宝)出示答案: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