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数学调研试卷理(4)新人教A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衡水中学调研卷理数(4)一、选择题.已知复数,则( )A.0B.C.D..若,则( )A.B.C.D..函数,则函数( )A.B.C.D..某中学将参加北京科技馆学习的3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300.为了了解学习效果,拟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3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从001到200在( )A.13,3,4B.14,3,3C.13,2,5D.14,2,4.矩形中,为的中点,为边上一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A.B.C.D.1.若的展开式中第6项为常数项,则( )A.6B.12C.15D.18.过轴正半
2、轴上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A.1B.C.2D.3.当直线与曲线有3个公共点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在其右准线上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B.C.D.8用心爱心专心.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为中点,则直线与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C.D..数列满足,则( )A.B.C.D..已知向量,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B.1C.D.二、填空题.6名同学3名男生、3名女生分配到育才、育人、育红3所学校,育才学校只接收一名男生,另两所学校每所至少接收
3、一名,则共有分配方案_________种..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在正方体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①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三棱锥的体积不变;②点在线段上运动时,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不变;③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二面角的大小不变;④点在线段上运动时,恒成立..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为原点,如果,那么直线恒经过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已知函数。(1)求的对称轴;(2)在中,已知,求。8用心爱心专心.某车站每天上午发出两班客车,第一班客车在8∶00,8∶20,8∶40这三个时刻随机发出,且在8∶00发出的概率
4、为,8∶20发出的概率为,8∶40发出的概率为;第二班客车在9∶00,9∶20,9∶40这三个时刻随机发出,且在9∶00发出的概率为,9∶20发出的概率为,9∶40发出的概率为.两班客车发出时刻是相互独立的,一位旅客预计8∶10到站.求:(1)请预测旅客乘到第一班客车的概率;(2)旅客候车时间的分布列;(3)旅客候车时间的数学期望。.已知斜三棱柱,,,在底面上的射影恰为的中点,又知.(Ⅰ)求证:平面;(Ⅱ)求到平面的距离;(Ⅲ)求二面角的大小。.已知数列满足:且.(Ⅰ)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为8用心爱心专
5、心,椭圆的短轴端点和焦点所组成的四边形周长等于8。(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不是左右顶点),且以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求直线的方程。.设函数,其中。(1)当时,在时取得极值,求;(2)当时,若在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3)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8用心爱心专心2012年衡水中学调研卷理数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ACBCCBACABD二、填空题90①③④三、解答题解:(1)的对称轴为(5分)(2)(10分)解:(1)第一班若在8∶20或8∶40发出,则旅客能乘到,其概率为P=+=(2)旅客候车时间的分布列为:候车时间(分)103050709
6、0概率×××(3)候车时间的数学期望为【D】10.×+30×+50×+70×+90×=5++++=30答:这旅客候车时间的数学期望是30分钟解法:(Ⅰ)∵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得,又,8用心爱心专心∴平面.…………………4分(Ⅱ)∵,四边形为菱形,故,又为中点,知∴.取中点,则平面,从而面面,…………6分过作于,则面,在中,,故,即到平面的距离为.…………………8分(Ⅲ)过作于,连,则,从而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10分在中,,故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解法:(Ⅰ)如图,取的中点,则,∵,∴,又平面,以为轴建立空间坐标系,…………1分则,,,,,,,
7、,由,知,又,从而平面.…………………4分(Ⅱ)由,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设,则.…………6分∴点到平面的距离.…………………8分(Ⅲ)设面的法向量为,,,∴.…………10分设,则,故,根据法向量的方向可知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解:(Ⅰ)经计算,,,.当为奇数时,,即数列的奇数项成等差数列,;当为偶数,,即数列的偶数项成等比数列,.8用心爱心专心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1)…(2)(1)、(2)两式相减,得..解:(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