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

ID:56229089

大小:8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训练,提高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积累字词,解决疑难点,把握文章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难点: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

2、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师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点同学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叩(kòu)问叱(chì)咄(duō)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媵(yìng)人 以衾(

3、qīn)拥覆 皆被(pī)绮绣 容臭(xiù) 烨(yè)然 缊(yùn)袍 敝(bì)衣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背景的知识。(教师依据情况补充)4宋濂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本文是一篇赠序

4、,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三)疏通课文文意1、指导学生运用“五读法”,即“读标题、读引言、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自主学习课文。要求用梳辫子的方法整理本课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点

5、,不能解决的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共同解决。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性地巩固字词。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日再食一词多义:和冠患之以(以课文句子为主)古今异义:走汤趋卒假或遗词类活用:腰腰白玉之环手不必若余之手录。4、各小组选派代表翻译课文,要求讲解重点字词。(教师及时纠正不妥当的地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全

6、班交流,明确:(1)、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奋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的殷切期望。4(2)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

7、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是作者写给马君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三)、精读研讨(可以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2、文中从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3、找出课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地讨论,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也要提高认识。交流明确:  1、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

8、。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2、从衣、食、住、行、师、书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艰苦,进而突出学习勤苦。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