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6400
大小:238.8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2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20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20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4•x4=x16B.(a3)2•a4=a9C.(ab2)3÷(﹣ab)2=﹣ab4D.(a6)2÷(a4)3=12.(3分)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A.x2﹣x+2=0B.x2+x﹣2=0C.x2+x+2=0D.x2+1=03.(3分)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0.000000076克,将数
2、0.00000007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7.6×10﹣9B.7.6×10﹣8C.7.6×109D.7.6×1084.(3分)一组数据3,4,x,6,8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4B.5C.6D.75.(3分)如图,点A、B、C都在⊙O上,若∠ACB=20°,则∠AOB=( )A.20°B.40°C.50°D.80°6.(3分)已知点P(m,n)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且m+n>0,则m的取值范围( )A.m>1B.m>2C.m<1D.m>﹣17.(3分)若x=3n+1,y
3、=3×9n﹣2,则用x的代数式表示y是( )A.y=3(x﹣1)2﹣2B.y=3x2﹣2C.y=x3﹣2D.y=(x﹣1)2﹣28.(3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正数,则k的取值范围为( )A.﹣2<k<0B.k>﹣2且k≠﹣1C.k>﹣2D.k<2且k≠19.(3分)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x+c的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若x1<1<x2且x1+x2=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1710.(3分)如图,在菱
4、形ABCD中,AB=6,∠DAB=60°,AE分别交BC、BD于点E、F,若CE=2,连接CF.以下结论:①∠BAF=∠BCF;②点E到AB的距离是2;③S△CDF:S△BEF=9:4;④tan∠DCF=.其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3分)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2.(3分)分解因式:x3﹣x= .13.(3分)底面周长为8πcm,母线长为5cm的圆锥的侧面积为 cm2.14.(3分)已知2+
5、是关于x的方程x2﹣4x+m=0的一个根,则m= .15.(3分)设a=,b=2+,c=,则a、b、c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16.(3分)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DAB=60°,以点D为圆心,菱形的高DF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交CD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7.(3分)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过点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延长线段AB交x轴于点C,若OM=MN=NC,四边形AMNB的面积为6,k的值为 .1718.(3分)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
6、D的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D重合),连结AP,过点B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为H,连结D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共76分)19.(4分)(1)计算:(π)0+()﹣2+﹣9tan30°;(2)解方程:+1=.20.(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方程x2﹣x=6的根.21.(5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2.(7分)如图,某中学数学课题学习小组在“测量物体高度”的活动中,欲测量一棵古树DE的高度,他们在这棵古树的正前方一平房顶A点处测得古树顶端D
7、的仰角为30°,在这棵古树的正前方C处,测得古树顶端D的仰角为60°,在A点处测得C点的俯角为30°.已知BC为4米,且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平房AB的高度;(2)请求出古树DE的高度(根据以上条件求解时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23.(6分)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解初中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取了本市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其中社区服务占14%,社会调查占16%)(1)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多少人?参加科技活
8、动的有多少人?(2)如果本市有3万名初中学生,请你估计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约有多少名?1724.(6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一次乒乓球单打比赛,要从中选出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1)请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2)若已确定甲打第一场,再从其余三位同学中随机选取一位,求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概率.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