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5981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21
《寓言两则---揠苗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师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可有趣了,想听吗?在听故事的时候,可要专心呀!老师可有考题等着大家呢?二、整体感知(播放故事)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古时侯有个人,他巴望( ),就把( )一棵一棵往( ),结
2、果( )。三、学习生字。师:请小朋友自由大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出示生字:喘气一大截巴望白费总算焦急寓言自言自语筋疲力尽转来转去(焦)师:焦急的“焦”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想不想看看这个字在古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焦的篆体写法)小朋友仔细看,上面像什么?(鸟)下面像什么?(火)这只鸟在火上烤,你想象一下,这只鸟会怎么样?所以这个字就念“焦”。(出示现在的楷书写法)师讲解:上面的这个隹字代表鸟,下面的四点底代表火。四、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那个人为何焦急?自由读第1段,用“——”画出文中那个人很焦急嫌禾苗长得太慢的句子。2、出示:禾苗一点儿
3、也没有长高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师: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把“好像”去掉意思也一样,你们认为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师:这个人真是太着急了。3、出示练习一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那个人想:两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那个人想:三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那个人想:读这句话:一天、两天、三天……师:那个人多么的着急呀,他可能会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呢?小朋友做做动作和表情。4、小结:我是看出来了,这个人确实着急了,太想让这个禾苗长高了,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急于求成。(二)学习第二段1、过渡:正因为他有急于求成的想法,接下来他会
4、怎么做呢?默读第二段,画出表示动作的词。生汇报:跑、拔从“跑“字你知道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拔”吗?做一做拔的动作。2、出示课文插图:这有一大片禾苗,想想这个人是怎样拔的?我们开始拔吧(生做动作)每一颗禾苗都需要帮它们长高啊,大家别停下,那个人可是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呀!a中午,太阳高照,农夫在干什么?(农夫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b当农夫口渴的时候他也顾不上喝一口水,他在干什么?(农夫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c当农夫累得腰酸背疼他也顾不得休息,他在干什么?(农夫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师:当他把所有的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过后太阳已经落山了。瞧,他都累成什么样了?(筋
5、疲力尽。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3、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4、师:这一棵一棵小禾苗都被他拔了一遍,此刻,如果你就是刚才拔起的小苗,你会说什么?师总结:他没有考虑到你的生长规律,因为你得在土壤里一点一点生长呀!(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这个人知道吗?他拔苗的时候是怎样想的?2、尽管这个人力气总算没白费,终于达到了他的目的,他心情怎样?(高兴),再来读这段。(四)学习最后一段。1、那个人那么辛苦,费了不少力气,完全是一片好意,禾苗怎样了?齐读最后一段。2、你能劝劝他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照板书说)3、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会对他说: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
6、你会对他说 。4、(课件出示)第二年,这个庄稼人听从了大家的劝告,耐心地给禾苗 、 、 、 、 ,禾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五)了解什么叫“寓言”。1、像这样篇幅短小,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文章叫寓言。“寓”字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生字,我们也来看看它古时候长的什么样子。师:寓字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宝子盖,表示房屋,声旁是禺,最早的禺字很像母猴的样子,找找它的头在哪?尾巴在哪?随着汉字的演变就慢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五、,指导写字。 1、寓言虽然短
7、小,却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多读寓言,学会思考,会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2、指导写字 ①观察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 ②说说你的书写建议六、拓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事像‘拔苗助长’的现象。 生静默了下来,二、三分钟后几只手陆续举了起来。 生1:以前,我家养了一些金鱼,我觉得它们长得太慢,我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就一直往鱼缸里投饲料,结果那些金鱼全都胀死了。 生2:我前天看到一朵花还没完全开,我希望它能早点开,就用手去把花瓣掰开,第二天,那些花瓣掉了好几瓣。 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